何花
摘 要:中美科技創新政策存在差別,為激勵創新,中國需完善創新生態系統,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轉化系統,大力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性創新水平,建立多維度培養人才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互惠互利的國際多邊合作關系。
關鍵詞:創新政策;人才政策;稅收政策
一、中美科技創新政策比較
1.創新激勵政策比較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是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2018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以創新驅動為重要引擎,實現科技創新與企業創新創業深度融合。在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方面,中國重點放在科技成果轉化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權屬改革。
美國政府對創新的重視可以追溯到美國競爭力委員會做出“創新是產生持續價值唯一因素”的判斷。美國對高新技術產業實施政策傾斜,通過重點項目資助、引導聯合研究等各項措施激勵企業進行創新。美國投入研發資金資助重點項目,從國家層面上統籌現有資源以支撐研究。
2.對外科技政策比較
中國加強對外科技合作,重視國際間的科技創新合作。在“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之下,中國合作的對象和范圍不斷擴大,合作領域也愈加廣泛,包括加強基礎研究,促進民生科技、產業高技術、能源與氣候變化等領域,推動成果轉化應用,牽頭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解決全球性科技問題。中國還致力于完善技術轉移方面的規則,鼓勵中外企業積極開展正常的技術交流探討合作。
美國在美國優先的理念的支配下,實施技術保護政策。一方面,美國限制國外的企業尤其是中國企業對美國科技企業進行并購,防止美國的技術研發流向國外。外國企業在美國進行并購行為受到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美國采取技術產品進口管制措施,以限制中國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從而保護美國科技企業在美的市場份額。
3.中美科技人才政策比較
中國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黨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中國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出臺《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2015年),著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一流行列或前列。另外,中國高度重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相繼實施 “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專項工程。
美國重視 STEM 教育,移民政策向高技能人才傾斜。美國2017年9月簽署一份備忘錄,把建立高質量的STEM教育作為教育部優先關注項目之一。另一方面,美國高技能移民比例呈現增長趨勢,美國科技人力資源存量將進一步提升。技術移民是美國引進全球人才的成熟制度體系,美國新移民政策向高技能移民傾斜,同時強化對低技能移民的限制。
4.中美稅收優惠政策比較
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對于企業創新研發的稅收支持較晚。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中國不斷完善企業科技研發激勵的政策。一是減稅降負。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力量投入下一步的科技研發生產。二是普惠式與特惠式政策相結合,構建全方位稅收優惠體系。三是加大對科研人員創新激勵。落實科技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美國激勵措施包括稅收優惠、重點項目資助、政府引導基金等。一是減免稅收?!睹绹圃鞓I促進法案》將企業所得稅的最高稅率降至25%;《減稅和就業法案》改變稅收的全球征收制度和遞延原則。二是實行稅收屬地原則。實行“屬地征稅制”前,美國企業在國內外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都是35%。實行后,美國企業的海外利潤無需向美國政府交稅,只需要在利潤的來源地交稅。
二、推動中國科技創新的建議措施
科技創新是中國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中之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創新實力,在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經濟結構性改革中應注重以下方面。
1.完善創新生態系統,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轉化系統
運行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是一系列要素資源的有機組合,可促使高科技成果快速轉化。中國仍需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集聚中長期優勢的關鍵。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創新生態系統運行良好的重要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場不確定性,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發揮頂層推動優勢,大力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性創新水平
加大基礎研究的研發投入,國家科學基金發揮“從0到1”原始創新導向,重點資助關鍵領域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鞏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已取得的突破性創新成果,要匯聚資源,支持繼續深入關鍵性研究,以點帶面,切切實實發展高尖端科技產業。
3.建立多維度培養人才體系,增加高技能人才資源厚度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支撐,通過培養源頭多維度、成才多維度來加大高技能人才數量。大學和科研機構要更好地承擔大量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源頭功能。企業是科技產業和人才培養之間的中介,通過企業實踐,培養科技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加大各級別職業培訓的投入,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人才引進是通過高技能人才引進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帶動科技創新。
4.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維護激勵創新的環境
知識產權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中國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內在需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單向保護,而應該是既不侵犯他國知識產權,也要維護自身擁有的知識產權。要堅持在對外貿易中對等保護中國知識產權,這是中國從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轉變的發必由之路,是構建中國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大格局的要求。
5.立體化國際多邊合作關系,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帶動作用
加強國際科技文化交流,與世界各國發展多種互惠合作關系,可以減弱美國技術保護主義對中國科技產業的負面影響。中國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入開展科技領域的合作,帶動國內科技產業發展??萍紕撔缕髽I要積極發揮技術、產品優勢,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互惠互利的國際多邊合作關系有助于提升中國科技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李政等.基于質性數據分析的中美創新政策比較研究——以“中國雙創”與“創業美國”為例[J].中國軟科學,2018(04):18-30.
[2]特朗普簽署備忘錄 撥款2億美元支持STEM專業教育,中國新聞網,2017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