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 林衛
小學生在閱讀方面可謂是一張白紙,如何在白紙上加以調配以及潤色,讓白紙能夠展現得更加絢麗奪目,這就需要教師們善用好的閱讀教學方法去引導,帶領學生們領略小學閱讀的天地,體會閱讀中的樂趣,徜徉在閱讀的海洋里,在閱讀中不斷地思考、探索。
閱讀的過程更是積累的過程,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既能夠讓學生們掌握一些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養成更加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開拓他們的閱讀視野,將課堂內容進一步加以延伸,又能讓學生們因為閱讀而更加充實,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如何引領學生們更好地閱讀,并掌握這門學科要領,徜徉于語文的海洋,需要教師們在課堂上善用方法技巧進行引導,要知道,興趣是學生們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們要在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找到他們的感興趣點,讓他們愛上閱讀,喜歡閱讀。
部編版教材不同于傳統教材,它更注重的是學生們思維方式的培養以及閱讀量的積累,所以教師們要加強對學生們這幾方面的培養。首先教會學生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前預習,課后鞏固復習,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然后,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體會到閱讀中的一些語言的運用,體會到語言美,認識到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再次,教給學生們一些精讀、通讀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抓住文章主旨。最后,挑出一些語言優美、修辭手法運用較好的句子以及名言警句等,給學生們重點講解,讓他們學會賞析,并且在此基礎上加以運用,擴充自己的詞匯量,為寫作奠定基礎,提升語文整體能力。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的過程是不斷積累的過程,部編教材下,更加重視提升小學生們閱讀的量,將一些課外的內容也融入小學的教材體系中來,注重對一些課外閱讀的延伸,鼓勵學生多讀書,若是沒有教師們的指引,學生就像無頭蒼蠅似的抓不住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智慧,引領學生們體會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不再對課外的篇目力不從心,能夠有效地運用閱讀的方法技巧進行課外的閱讀,真正地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自主地去閱讀并加以運用。
由于小學生們的閱讀水平有限,有時候對延伸的意思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以讓他們記錄下來,進而方便與教師探討,并與學生們討論,在討論中加深印象,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思。
當今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課本,課外的閱讀普遍進入了課堂,這一過程就是課內外閱讀銜接的過程。當課堂的教學到達一定的高度時,就會將教學轉入課外讀物的延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將部分內容進行拓展,就會將課文內容自然而然地向課外延伸,使學生能夠掌握這一類型的文章,這樣的拓展既是深度上的擴展,更是廣度上的拓展,將讓學生受益一生。
也可以運用比較法將這一類主題的文章進行對比,選擇教材內的一些內容與知識構成相同的課外文章進行比較,讓學生們了解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文章都是如何寫作的,了解作者的創作手法。也可以選擇教材中的一些經典作家為切入點,推薦作者所寫的一些文章作為課外讀物,讓學生們了解該作者的風格,對他所寫的東西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加深印象,更好地去閱讀。
只有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他們才會從中得到收獲,所以教師們要讓學生們學會自主閱讀,把握自己閱讀的主體地位,真正徜徉在閱讀的海洋里。課堂中,教師可以和學生們一起閱讀,教師首先做示范,之后由學生們分小組或者自己開始閱讀,大聲地朗讀,既活躍群氣氛,又增進交流,可以設計“閱讀摘錄卡”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方便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閱讀也要有計劃有安排,這樣才能循序漸進,比如每天進行晨讀,每周末進行隨意的閱讀等,還要帶動家長與學生們一起閱讀,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通過家長伴讀、親子閱讀,讓家長與孩子們一起體會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交流,在閱讀中成長。
大家都知道,學生們喜歡被表揚、被贊同,他們希望他們的努力能得到教師與家長的認可,所以教師和家長們要對孩子們的進步進行肯定,激勵他們繼續前行,搭建一個能夠讓他們展示的閱讀小天地,給予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閱讀的過程是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將所讀的文章記錄起來,將喜歡的語句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閱讀中所獲得的一些心得,展示一些閱讀的新見解,對于他們的好的想法,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通過開展一些閱讀方面的知識競賽檢驗學生們的閱讀成果,激勵他們主動地去閱讀、去進步。
閱讀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通過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能夠讓小學生們對所學內容加以延伸,拓寬他們的閱讀視野,豐富閱讀量,以興趣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們自主地閱讀,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抓住文章主旨;以家庭生活為切入點,通過家長的陪伴,讓家長與學生們交流感情,讓學生們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新天地,徜徉在閱讀的海洋里,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拓展、思想的延伸,探索閱讀的奧秘,提升整體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