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軒
(武定縣教育體育局,云南 武定 651600)
隨著《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國家中長期足球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相繼出臺,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貫徹“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發展思路,對校園足球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各地對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存在差異,出現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云南省為例,省、州市級城市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成效較好,建立了多所足球特色學校,能積極開展各種校園足球聯賽、校區友誼賽等,而像武定縣等中西部縣份的各中小學校,因受場地和學校課程等安排的限制,校園足球舉步維艱,每年舉辦的體育賽事屈指可數,甚至出現足球賽事空白的現象,對當地校園足球的發展可以說是災難性的,縣級校園足球本就起步較晚,如在不快馬加鞭,國家出臺再多的規劃和方案都將付之東流。
硬件不足,場地缺乏。武定縣全縣28萬多人口,140所中小學3萬多在校學生,只有民中、一中兩個高中學校有11人制標準足球場地,另外7個非標準足球場,均分布在鄉鎮學校,沒有一塊社會足球場地,足球場地合計24750平方米,青少年人均足球場地不足0.8平方米。
(二)師資力量薄弱 教練員缺口太大。全縣體育系統教練員只有4人,體育老師286人,體育教師還負責其他學科教學任務,專業足球教練幾乎沒有,校園足球教練員的巨大缺口成為了一個非?,F實的問題。
(三)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素質教育難以突破。經調查70%的中小學生對足球運動具有深厚的興趣,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足球運動增添自信心,可以釋放學習的壓力,可以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和拼搏意識,還可以從中得到成就、成功的快感。但在現行體制下,應試教育是主流,全縣教育教學質量的任務是壓倒一切的任務和責任,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保障學生的學習活動,發展足球運動只是良好的愿望,很難得到學校和家長的全力支持,盡管學生有這方面的需求和愿望,但在分數至上的大環境下,只能服從于學習這一主責。
(四)青少年足球體制建設落后,校園足球活動蕭條。全縣至今沒有形成校園足球訓練比賽機制,沒有舉辦過像樣的足球比賽。對熱愛足球的青少年運動員沒有形成上升通道機制,足球只能以愛好形式存在,沒有系統的機制體制保障。
(一)真正意識到學校體育場地建設發展的重要性,大力發展足球場地建設。現在教育體育融合是對足球發展最好的機遇期,要在向上爭取投入群眾體育場地項目建設的同時,加快對校園足球場地的建設項目,整合改造原有學校場地資源,實現場地共用共享。同時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在縣城建設一個包括運動跑道的標準足球場地,滿足開展足球訓練和組織賽事的先舉條件。2020年計劃落實1個標準化社會足球場,11個非標準足球場建設,已上報項目,爭取省對下轉移支付資金,按計劃實施。
(二)通過宣傳并增強家長對足球運動的理解與支持。社會上普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傳統觀念,以文化課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業的最重要標準。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踢足球會影響學業成績。我們通過積極努力和有效宣傳,讓全縣學生家長認識到發展校園足球并非一時性起,而是強化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本來要求;也不是國家的外在要求,而是學校體育深化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并且要長抓不懈,務求取得實效的工作。通過舉辦校園足球攝影展的,宣傳校園足球發展理念、育人功能,分享一些已經取得的好經驗,評出了優秀作品,用照片生動反映了校園足球開展情況,尤其是孩子們身上展現出來的昂揚向上、朝氣蓬勃精神面貌。
(三)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資源,形成聯賽機制。充分利用東西協作,引進合作學校先進理念,接合足球特色學校建設要求,立足實際,高標準創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不能只是掛個牌就聽之任之,要開展形成校園足球聯賽機制,完善“校內(班級、年級)聯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加大校園足球普及力度,強化考核,推動開展校園足球小學、初中、高中、三級聯賽,以賽促訓、以賽促建,讓優秀校園足球運動員在聯賽比拼中脫穎而出、不斷成長。真正推動足球運動項目的發展。
(四)打通優秀足球運動員上升通道,營造深厚的足球運動的氛圍。破解政策壁壘,打通校園足球優秀運動員升學“最后一公里”,在各優質初、高中學校留有一定比例名額,暢通他們升入優質初中、高中、大學的通道,進一步激勵全縣更多的青少年學生參加足球運動。
(五)教師師資力量配備到位。將足球專業體育教師招考列入3年—5年規劃,從小學一年級就抓足球教學,力爭每所完小、完中1-2名專職足球教師,并增加體育教師足球教學方面的國培項目,力爭用3-5年的時間保障開展足球教學必要的師資力量配備。
(六)需要加大對投入土地和資金支持??h級發改、土地等部門將建設足球場地列入用地規劃,縣級財政將校園足球建設項目配套資金和賽事項目列入一定經費預算,為發展校園足球提供建設用地和資金支持。
(七)提煉工作經驗,把握發展規律。習總書記對中國足球的發展確實提出了“三大愿景”,一是提高國民健康素質,二是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三是提高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參加世界杯、舉辦世界杯和最后贏得世界杯。提高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和提高足球的普及程度是一脈相承的,而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校園足球工作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程,這里面既包括了普及,也包括了提高,但是校園足球工作首先關注的還是普及,因為普及是基礎,沒有普及不可能提高。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教會學生運動技能,去組織成體系的、廣泛參與的校園體育競賽活動,這是校園足球的探路功能。我們發展校園足球是為了提高中國足球的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為中國足球的發展和騰飛奠定扎實的人才根基。校園足球歷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經驗和規律。抓好校園足球工作,絕非教育部門一家的事情,需要和發展改革、財政、新聞出版廣電、共青團、足協以及關心和支持校園足球工作的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合力推進。青少年學生是參與校園足球運動的主體,要堅持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為基礎,增強校園足球的吸引力、參與性、興趣性,實現快樂足球、趣味足球。在校園里開展足球運動,既要尊重教育規律、青少年成長成才規律,又要尊重足球運動規律和優秀足球人才培養與成長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