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胡美
(江西省鄱陽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江西 上饒 333100)
為了更好地改善教學方法,老師應該在分析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讓教學方法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教法讓學生理解和吸收。這樣的方法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接受。本文根據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對如何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以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出以下幾點方法:
在人類數學發展的歷史上,產生了許許多多值得頌揚、膾炙人口的數學故事和數學家軼事。結合課本內容適當的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故事,利用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從中學習數學知識,領略數學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在講解“乘方”時,這樣設置教學情境:
傳說,古印度國王第一次玩國際象棋就被深深的迷住了。他決定獎賞發明者,并讓他自己提要求,發明者指著棋盤對國王說:“那就在這個棋盤上放一些米粒吧。第 1 格放 1 粒,第 2格放 2 粒,第 3格放4 粒,然后是8 粒、16 粒、32粒、…… 一直到第64 格?!眹醴磳φf:“不、不、這么一點米算不上什么獎賞?”但發明者堅持如此 。同學們,請想一想如果國王答應發明者的要求,國王應給發明者多少粒米?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理數的乘方”。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F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取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交往溝通、求知進取、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于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群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初中生對生活中的事物是最為熟悉的,初中數學知識比起小學知識具有更強的邏輯性和思維性,如何在講授知識的時候讓學生不感覺到陌生,讓學生覺得有生活依托,是很多數學老師應該關注和努力的方向。比如,在講解一次函數的時候,如果老師只是生硬地講解函數知識,不僅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厭倦和反感,還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因此,數學教學結合生活情境有一定的必要性。在講解函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把函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函數去解決問題。舉例:小明從相距小華一千米的正北方出發,兩人往同一個方向出發。小明的行程用函數表示為y=x+1,小華的行程用函數表示為y=2x,請問小明和小華多長時間可以相遇呢?這樣的情境學生覺得熟悉,是生活中可能出現過的情境。那么解題方法就是x+1=2x,x=1,也就是說小明和小華在一個小時之后就能夠相遇。這是生活中經常會遇見的情境,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覺得難懂。
導入語是一節課開始時教師引入新課程所說的話,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該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從課堂一開始就牢牢吸引住學生。首先,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心理特征等實際情況出發,通過運動形象化的語言敘述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或者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去學習,積極主動地接受新知識、思考新問題。例如,在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作圓時,先向學生展示一個問題:一個圓鏡子破了,現在只有邊緣的一塊碎片,根據它,你能制造出一個和原來的鏡子一模一樣的鏡子嗎?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破學生傳統印象中數學的枯燥空洞感。
數學是基礎學科,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值得人們回味的史實,以數學發展史創設情境,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數學發展的歷史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數學故事和數學家軼事。在創毆教學情境時,可充分挖掘數學史料,利用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創設教學情境。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使學生從中學習數學知識,領略數學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在講“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可利用歷史上笛卡兒午休時夢見到蜘蛛在窗上爬動,受其啟發發明解析幾何的故事來創設教學情境。創沒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它受所講內容的奉同選擇不同的方法。在數學課堂上創設恰當情境,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能逐步培養起學生對學習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實現學習上的“正遷移”。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情境課堂的推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廣大初中數學老師在研究課本和學生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有效地將知識與情境結合起來,在實現情境教學優化輔助課堂的同時又不顯得累贅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