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思
(四川省南部縣西河鄉(xiāng)小學,四川 南充 637300)
地圖是運用比例縮放出的用來表示地表地理區(qū)域、社會行政狀況的空間分布性圖紙,其運用線條文字標注等,具有直觀,化抽象為具體的功能。在初中教學階段,課本中的文字說明等對于初中生來講過于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而通過地圖進行教學將會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易于教學也易于學生們接受。本文將闡述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及益處。
地球與地圖作為初中七年級地理的第一章,旨在通過地圖使得學生們直觀地了解地域的地理分布以及大洲及海洋的關系,例如當在進行大洲及海洋教學時,我們可以給學生指出各個大洲以及四大洋的分布,通過海洋與陸地在地圖上所占的比例,學生可以準確地理解“三分陸地,七分海洋”這句話,若不通過地圖給學生講解,學生們會以自己日常生活為認知,認為陸地所占部分較多而產(chǎn)生錯誤的記憶。在進行氣候方面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地圖給學生指出不同種氣候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經(jīng)度及緯度對氣候的影響,并且我們可以在地圖上明確標注出氣流的走向,讓學生知曉特殊的地理現(xiàn)象其中的原因。
由于地圖上的文字標注,學生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行政區(qū)劃以及分界等,也能更好的認識中國,也可以幫助學生從世界的眼光看中國,例如在地圖上可以明確的看出中國與陸上14個鄰國接壤,南北跨度大,我國大部分處于中緯地區(qū),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這些東西單憑數(shù)據(jù)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通過地圖,中國1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一目了然,細心的學生還能發(fā)現(xiàn)并記住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群島,這也是地理知識的擴充。
地圖不止有世界地圖還有中國地圖,單憑我們教學者口頭講述很難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地勢以及地形特征,但將中國地圖作為教具,便能輕而易舉的看出我國的三個階梯、能源分布、西高東低的地勢。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現(xiàn)實生活與書本上的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嘗試用生活中的知識來分析地理現(xiàn)象,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地理知識。
當我們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地圖的使用無疑成為了一種便攜具體的教學工具,以個人經(jīng)歷而言,當我進行備課時例如七年級第六七八章這一塊對世界上其他國家位置分布的課程時,我用文字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理解的,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容生澀難以想象,學生們只會機械地記憶,而并不明白,也無法去想象實際的情況,這很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但當我使用地圖進行教學時,我可以很形象地來給學生講解這一部分知識,例如我們可以指出像靴子一樣的國家,意大利,這樣既能活躍氣氛引發(fā)學生們的積極性與參與度,還能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地圖作為一種圖像,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識圖記圖能力,開發(fā)學生們的右腦。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接觸學習得較快,讓他們在初中時期就學會認識地圖,這是一個絕佳的時期,小學階段學生們對于圖像的理解都很困難,而高中階段去學習地圖又略顯枯燥,而初中時期,學生們正處于對事物的理解和抽象轉換的發(fā)展時期,學生們可以不用枯燥的學習地理知識,通過地圖可以形象具體的學習地理,從而激發(fā)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學生們通過圖形來學習,他們感受到了其中的便利,可以舉一反三,將圖形學習的方法運用于其他科目,以及其他興趣愛好方面,從而使得學習效率更高。圖形學習這種方法的先進也會使得地理在初中階段對于學生們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地圖本身也算趣味的圖形,可以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主動去了解,調(diào)動積極性,會積攢許多課外知識,對于學生們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貢獻。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我們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搞好教育現(xiàn)代化。而地圖教學就是相較于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教育,通過圖形的方式進行地理教學。而且地圖的成本很低,在鄉(xiāng)村等教育資源較落后的地方也能使用,這就是對十九大中對教育工作號召的響應,讓更多的學生享有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資源,地圖教學的推廣,就是使無論城鎮(zhèn)還是鄉(xiāng)村的學生至少在地理教學方面,享受了較為公平的教育資源,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將地圖這種地理學教學方法推廣出去,讓學生們都接受這種教學方法。不曾使用的開始逐漸學習使用,已經(jīng)在使用的去不斷改善它使其更加完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中華上下五千年,其中地理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地理教學的革新有助于學生們增加民族自豪感,也是為教育現(xiàn)代化貢獻力量,十九大中提出的教育綜合改革,就是希望改革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增強獨立思考能力,初中地理中地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自發(fā)地去學習了解地理知識,更好地提升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十九大后國家也加大了對教育資源的投資力度,如今教學設備也煥然一新,地圖也由紙質版逐漸向電子版改進,而地圖教學的方式從而得到了提升,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去學習地圖上的知識,查看地圖。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教育改革進入‘全面施工內(nèi)部裝修’階段”這也號召著我們地理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來改善教育資源。
綜上所述,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階段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地圖相當于地理教學中的心臟,它為地理知識提供著血液,使得地理知識變得生動具體。但地圖教學方法還需要改革,因為不斷地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如今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可見其的確帶了很多便利與益處。而我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單單去使用這些方法是不夠的,要在教學中摸索前進,去創(chuàng)新更好的教學方法,結合現(xiàn)實生活與理論,用地圖作為載體來展現(xiàn),將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