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維容
(重慶市長壽區教師進修學校,重慶 長壽 401220)
引言: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普及,使得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逐漸突出,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要求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必須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應用信息,以更好的為學生日后的社會生活以及工作打下基礎,以更專業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創造更好的未來,也為社會的發展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所以,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加以足夠的關注,借助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以及教學方法依然是部分教師、學生家長的主要教學側重點,在這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大部分的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生自己,針對除文化課等“主科”課程教學以外的“副科”課程并不十分重視,尤其是在高中教育教學階段,受高考壓力的影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并未收到足夠的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往往是為了應付學業水平考試,教師以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學習投入精力都比較有限,最終是信息技術課程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成為重點,是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作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知識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學生甚至是學生家長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價值,以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當中,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例如:在學習“信息與信息的特征”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去利用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利用信息,如天氣預測,軍事探秘,動物習性等,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感受信息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價值的認識,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1]。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為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不良信息的傳播,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面臨的較大的學習壓力,且這一時期也是學生三觀價值養成的關鍵階段,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要重視學生信息道德養成,增強法律意識,以此來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屏蔽不良的信息,降低或者消除不良信息的影響,以免做出危害社會或者是他人的事情。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強化教學過程,讓學生意識到法律法規,道德的重要性,凈化互聯網,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養成。
例如:在教學“PPT”制作時,直接圖片以及信息的制作往往會浪費一定的時間,不利于學生對“PPT”制作技術的良好掌握,而網絡上的視頻、圖像以及相關的文字就是學生的首選,但是這些視頻、圖片以及人物肖像等會涉及一定的侵權問題,或者文字的使用具備供給性、侮辱性等,面對這一現實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加以重視,為學生普及網絡中相關的負面問題,以引起學生對信息獲取過程的重視,應當具備相應的法律法規道德意識。另外,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滲透貫穿課程教學的始終,以引導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品行,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
學生的信息能力包含了對信息的獲取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這是學生信息素養中的必備條件,教師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結合生活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獲得更多的信息技術能力。
例如:在教學“信息檢索”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去鍛煉自己的信息獲取、分析以及應用能力。如:當前人們的出行已經離不開地圖,沒有一張準確的且更新及時的地圖,會縮短人們出行的范圍,并為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而紙質的地圖沒有實效性,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入電子地圖,并提出問題,以問題為引導,強化學生對地圖信息的獲取、分析和應用能力,“查詢地圖的主要方法是什么/電子地圖有哪一些/電子地圖的功能簡介?”等等,并組織學生小組,開展任務型教學,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應用電子地圖去尋找某一個建筑物,并規劃路線[2]。這樣一來,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總之,在當前信息化社會背景下,培養高中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不僅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需求,還是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所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不斷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正確認識,增強學生信息技術方面的法律道德意識,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