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寧
(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烏桕壩中學,江西 贛州 341800)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其中很多的理論知識都是化學家們通過不斷的實驗得到的。與此同時,為了驗證這些知識的正確性也需要進行實驗,所謂“實踐出真知”就是如此。由此可見,實驗教學在初中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實驗教學、并發揮出實驗教學對具象化抽象化學知識的作用,將實驗與教學并重,為學生展示更加豐富的化學世界。
在傳統化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重視的都是學生的化學成績或者化學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卻沒有考察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導致一些學生知識將化學知識死記硬背下來,卻沒有將其完全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注意理論知識的講解,卻沒有注意到實驗教學在理解理論知識方面的優勢,導致實驗教學在初中得不到很好的開展。此外,一些教師在組織實驗的時候將所有的實驗步驟和結論都告訴了學生,沒有為學生留下探索的空間,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更是流于表面。
加強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獲得動手能力的培養。多彩的實驗現象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科學素質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可謂是一舉多得。
化學實驗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有些實驗會比較安全,但是有些實驗中會用到一些腐蝕性比較強的化學液體,因此在實驗之前進行實驗準備是很重要的。這可以保證學生不會在實驗的時候錯誤操作,傷到自己,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一些必備的實驗器材和實驗用品,方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如果留心觀察現在的實驗課堂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頻頻出錯,盡管一些實驗重點我們已經叮嚀過很多次,但是學生還是記不住。但是翻看學生的作業或者試卷又會發現,他們的基礎知識掌握是比較扎實的,一些實驗步驟也可以很流暢的記錄下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學生沒有很好的實驗習慣。很多時候教師會將實驗的步驟先提供給學生,而不會多展示具體的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是需要嚴謹的,學生在實驗的時候沒有具體的參照物,使用化學器材和化學藥品的實驗經常不規范,導致實驗過程中出現錯誤。因此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之前需要為學生展示規范性的操作,多讓學生在不使用化學藥品的情況下進行實驗,先將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出來,這樣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太多的錯誤。
為了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將化學知識進行更加系統化和全面的整理,教師需要對實驗進行一些必要的補充和拓展,為實驗添加一些可供探索的元素。比如在進行酸溶液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本的基礎上補充一些稀硫酸、稀鹽酸和氧化銅的實驗。這樣的實驗取材比較簡單,操作過程也不算難,而且化學現象很好觀察,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補充的實驗學生可以對金屬氧化物與稀硫酸、稀鹽酸之間進行反應變成鹽和水這個一般性的規律有深入且全面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對化學規律快速理解和掌握。同樣的,教師還可以在非金屬氧化物和堿溶液實驗中添加一些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溶液的補充實驗。在硫和氧氣燃燒之后讓學生聞氣味,之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之后振蕩再聞氣味,進行氣味對比。借此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化學污染對環境的危害,以及有害氣體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引發學生的深思。
新課標的改革中提出了重視學生能力和知識共同發展的概念,這需要讓學生體驗實驗的全過程。這個體驗不只是簡單的完成實驗,還需要讓學生去感知、體悟整個探究過程,因此以學生為實驗主體、轉換教師主導地位成為了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比如在教學“加熱分解5%過氧化氫溶液釋放出氧氣”的實驗中有可能會出現觀察不到帶火星小木棒復燃的現象,這個時候教師不要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原因所在,并通過實驗探究去設計和改進實驗流程。學生在探索之后可能會設計出這樣兩個方法,一是不要用太高的溫度加熱,當有大量氣泡出現的時候就插入帶火星小木棒:二是將氣體引入裝有堿石灰或者生石灰的干燥管中,再放入小木棒。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實驗結果印象更深刻的同時也會對化學產生更大的興趣。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認識到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實驗我們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對那些抽象化的知識更加了解,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