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桑營鎮李莊小學 朱保進
當前,對小學生的教育面臨著來自于家長、學校、社會的種種壓力,小學教育往往將德育教育放在次要地位,將智育放在首位。對于教師來說,教師對于語文的基礎知識研究較多,卻未能深入研究課本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教育資源。盡管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被喊了很多年,但是結果仍不理想,教師往往看中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其道德水平的培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方式讓教育缺少了情感,使學生難以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德育教育難以滲透到課堂當中。
想要實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進德育教育,首先應該在思想上重視起來,這里所說的重視,不光指的是學校、老師的重視,更容易被忽略的,是家長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德育教育滲透進來有利于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加強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把握住作者想要體現出的情感,這樣的方法可以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消化學習到的語文知識。具體來講,教師在基礎教學之上還應該對其原有的教學計劃進行優化,創新教學方法,在基礎教學內容之上還要注重教育學生的思想態度。比如,可以在下課前幾分鐘停止講課,選取某一件事,讓學生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在課下找幾名同學談心,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語文學科在生活中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可以幫助人們進行人際交往,是一門具有實際意義的學科。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些因素都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接觸到的最多的就是課本,課本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依據和學生讀物,要想進行德育教育,就要從教材入手,把課本中的內容,對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進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討,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內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使學生的態度得到端正,情感得到升華,思想水平得到升華。例如,學習認識文字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如果教師知識枯燥地從讀音、筆畫、背寫方面來教學,就會使課堂內容很乏味,學生也很難提起興趣,從而不能很好地學習漢字,也難以理解漢字的博大精深。教師可以轉換思想,以教材為基礎,教導學生認識到漢字結構上的美感,讓學生們對漢字學習產生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經過專家的細心篩選,不乏有很多名家的作品,這些文章中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一字一句中都能體會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所以,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慢慢地體會其中的韻味,體會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思想上的含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來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讓學生把文章和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產生一定的感悟,寫成讀后感,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溝通,激發起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進一步達到進行德善教育的目的。比如,小學生喜歡“模仿”,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物,教師可以把握住這一特點,建立適當的情景,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加強學生對人物的理解。
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如果進行持續的小組合作形式的訓練,就可以使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表達能力得到持續不斷地提高。這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目前教育中所欠缺的一部分。采取這種方式可以鼓勵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一些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于集體的溫暖,還可以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進行小組合作還可以有效激發起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要進行正確競爭,在分組之前的準備工作中,要做好思想準備,引導學生擺正自己對于小組競爭的看法。
小學階段是一個孩子最佳的培育階段,并且德育教育是一個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漫長的過程,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產生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啟發、引導學生,才有可能達到理想中的德育教育的效果,才有可能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修養、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