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浦瑞幼兒園 陸欣朦
素質教育的今天,口號喊的響當當,實際情況還是很讓人質疑。我國農村的基礎教育,迄今為止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越來越拉大了與城區間的距離,在幼兒美術教育這方面顯得尤為突出。幼兒對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的認知能力還是有一定限制,而且沒什么實際生活經驗,如若農村老師將教學內容與幼兒的生活以及大自然相結合,那么幼兒的觀察感知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
我國新課改這個大的背景下,農村教育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在幼兒美術教育這一塊整改的力度并不大。教師們由于自己的能力限制因素,對幼兒美術教育的投入力度也不太大,于是任其自由發展。那么目前針對農村幼兒美術教學現狀,農村教師首先應該要結合當地的農村自然資源,用幼兒平時接觸的比較熟悉的東西教導幼兒去進行美術創做。多帶著幼兒去戶外與大自然接觸,注重農村幼兒的個性差異,不約束幼兒,不限制幼兒想法,讓他們感受到與校內不同的自由空間,給他們不一樣的課堂。其次教師應努力創設良好的觀察環境,多利用農村自然資源去激發幼兒的觀察欲望,并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譬如在固定的時間段帶領幼兒去戶外農莊寫生,或帶領幼兒去山川小溪踏青,讓幼兒知道無風靜態狀態下植物的形狀,以及動態下植物是什么形狀,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視覺將看到的東西用畫筆直觀反映出來。最后教師可以在活動室里擺放了各種各樣的植物,就是為了讓幼兒對種植活動有個較直觀的感知,孩子們每天來園自己動手澆水、修剪枝葉,并根據這些植物不同形態的變化去繪畫等等。最重要的是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大自然是最好的美術教育素材,大自然是一個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它能賦予孩子們無比深遠的遐想以及會帶給孩子無比快樂的創造力。他們將自己的所看所聞到的東西通過各種不同色彩的組合盡情呈現出來從而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他們能說出,自己的花草染色組合是花園,水果色彩組合是熱鬧的城市等,思維十分靈活,想象十分豐富。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花草樹木、青山綠水等等都會引起他們的興趣,而且幼兒對色彩的敏感性特別高,他們用色大膽潑辣,顏色明快鮮艷,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喜歡歡快明朗的色彩游戲,因此尊重幼兒的個性,開展各類色彩活動,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與創造能力。
所謂就地取材就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利用當前資源作為幼兒繪畫的素材。因為幼兒時期是人這一生中發掘潛力最佳的時期,也是幼兒智力開發的最佳高效期。教師應充分利用農村大自然資源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生活,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去認識生活,不只是為了教而去學,而應該因地制宜,貼近生活,從尋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這樣畫出來的就更具體生動形象。帶孩子們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并齊聚此地,同大自然來一次親密的約會,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秋雨后的農場雖有些氤氳寒意,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可以帶領幼兒們通過各類拓展游戲迅速破冰熱身,當氣氛很快就活躍起來時,要求用他們的畫筆畫出山和樹根的走勢、麥田麥浪的顏色等,讓他們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里綻放獨特的魅力和光彩。
農村學校都無專職的美術教師去教學,大自然中的教學資源十分豐富,對于農村學校而言,美術教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教師們大多數情況下是以課堂活動為主的,在美術課堂上隨便拿這一個雞蛋或是水果放在講桌上讓幼兒們自己照著葫蘆畫瓢,生搬硬套,實踐素材色彩單調,吸引不了幼兒的眼球,也難以調動幼兒的積極主動性。
所以,老師要借助農村自然資源帶領幼兒觀察、欣賞、聯想,進而引導幼兒自由宣泄自己的情感,創造性的表現,以愉悅的情感推動創造的發展。孩子們在活動中敢想、敢畫,樂于并積極參與美術活動。幼兒的繪畫作品展現出豐富的思想內容,更生動的情感世界。雖稚嫩,但充滿天真、充滿童趣。真實的生活往往孕育著最好的教育契機,對于農村幼兒來說,玉米是他們最熟悉也是常見的食物,一大片玉米地,更能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玉米秸桿,不僅僅可以吃也可以制作好多有趣的工藝作品,像眼鏡、自行車、房子等等,不過玉米秸桿的皮還是比較鋒利的,所以老師在引導幼兒手工制作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幼兒的安全問題。還有麥地里的麥垛遠遠看過去像不像一個房子,引導幼兒去觀察。手工陶藝的制作,對于幼兒來說也是非常有意思,能夠讓他們產生創作興趣,教師也應該保持和營造可以激勵幼兒學習的氣氛。像泥土是農村隨處可見的,用泥土捏泥人、捏房子等,或是自己想要捏的東西,都會提高幼兒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尤其是幼兒教師,除了要具備所有教師人格和素養之外,也必須還要具備專業知識和藝術修養。他們應該從理論到實踐,層層深入提升幼兒美術專業知識和基礎技能,擔負起培養未來具備藝術素質國民的重任。幼兒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僅僅以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為主要目標。而且要兼顧著去通過學習陶冶情操,培養各種能力,提高審美素養,進行人文性質的教育的重任。
總而言之,對于農村教師來說要實現人文化的教育以及要秉承以幼兒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但為了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這是他們不可懈怠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希望農村教師能夠站在幼兒全面發展的角度,不斷對目前的教學資料優化利用,學會就地取材,并且加強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去逐一突破難題,攜手幼兒一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