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國光中學 黃紅云
歷經一年高中語文學習的高二學生,對于初高中語文的差別,想必都有了切身的體驗,此中滋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小部分原來小學初中閱讀過關,語文素養過硬,適應能力又強的同學,可能會覺得初高中語文差別不大。
而絕大部分的同學,除了感覺到分數明顯比初中低很多之外,還發現考試成績忽上忽下,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還有一類學生,度過了一年高中生涯,依然摸不清高中語文的門道,語文成績不理想,心情沮喪,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
無論心情如何,高二的腳步漸行漸近,而在新的學習生涯中,如果還有意向改變語文現狀,那么,需要先對自身語文學習狀況進行檢測。
以下10個問題,學生須自我診斷,看看符合其中幾種情況。
1.得理綜者得天下,得數學者得天下,語文不會怎么拉分數,不用花太多時間。
2.語文課很無聊,我不想學語文。
3.我是學霸,可以自學語文,沒必要聽課做作業。
4.我也覺得語文重要,但是不知道怎么樣才能學好,所以讓語文自生自滅。
5.高中語文都考課外的,和課內沒關系,不用聽課。
6.數學、理綜作業多得要死,哪有空學語文啊?不是不讀,是沒時間讀語文。
7.我認真讀的時候成績反而考得更差,沒怎么花時間成績反而還不錯,所以不用讀。
8.我努力學了好久,都學了一個月、兩個月了,還是沒進步,沒動力學語文。
9.初中語文沒怎么教理解分析,直接都用背的,把背的知識放考卷上就可以考好,高中語文用這個方法不靈,我還不太明白初高中語文學習的變化,不知道該怎么學高中語文。
10.語文要讀要背那么多東西,煩死了,不想背,不想記。語文進步難以短時間見效,我花了時間萬一沒進步,時間就浪費了,還不如去刷數學理綜題實在。
以上問題,中招越多越證明自身語文學習態度存在偏差,想要學好語文,應該先矯正對待語文的態度。
那么,具體應該如何矯正呢?
第一,克服畏難情緒
有些語文學困的同學由于摸不著語文的命脈,心里想著“我不會”“我沒有語文細胞”,干脆自暴自棄,全然放棄,妄想通過提高其他學科成績來彌補語文的短腳。但是請學生務必明白一個道理——就算其余學科再厲害也無法把一科成績150分變成300分,學科替代的想法顯然是不科學的。
對高二而言,高中才過去三分之一,從這個時間點開始,認真學習語文,完全來得及,最起碼可以提高到不拉總分后腿的水平。
第二,化心動為行動
最基本的做法是:上課認真聽,每天分配30分鐘左右的時間給語文,認真把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落實了。
升級版的做法是:除了每天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外,對自己的知識短板作針對性補缺補漏。
高級版的做法是:在前二者的基礎上,優化學習時間,利用零碎時間閱讀,從根本上提高語文學科素養。
閱讀什么內容呢?
(1)閱讀首選——非功利性閱讀
古今中外公認經典偉大著作:文學名著為主,兼顧哲學政治歷史天文地理等綜合領域著作。
(2)閱讀次選——功利性閱讀
中外文學家、社會學家有關人生體驗、社會認知的雜文散文集+主流傳媒的讀書、文化頻道、銳評板塊(例如鳳凰網、環球時報、參考消息、新華社公眾號、南方周末等)。
(3)閱讀下選——速成式閱讀
作文素材類雜志報刊(例如《文學與人生》《領導文萃》《作文獨唱團》等)+新聞綜藝類電視節目(例如“雜志天下”“一周立波秀”等)。
如果學生是一個真正有毅力有恒心并且立志真正想要改變語文現狀的人,能夠執行上述所說,短則一學期,大部分人需要一年,遲則到高三,必然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但是請記住,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重要事情說三遍,把語文變成你每天早晚刷牙洗臉的習慣,風雨無阻,才會有驚喜,半途而廢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第三,糾正課堂“聽與不聽一個樣”,課外“讀與不讀一個樣”的認知偏差
許多學生長期存在認知偏差,認為高考語文都考課外的,課堂聽課沒用,聽與不聽一個樣,這其實是錯誤的觀點。高中語文考試的一個特點是:文段在課外,知識點在課內。高中語文考試除了考查學生課內知識掌握的情況,同時還考查知識的活學活用,課內外遷移的能力。所以,如果認真聽了所有的語文課,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并不是課堂聽課沒用,而是知識遷移能力不足,學以致用的能力尚待提高。
例如,教授課內名篇《孔雀東南飛》的“逆以煎我懷”時,關于“逆”字,語文老師必然會強調總結它的幾種用法“迎接”“違背”等,還會講到“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的“逆旅”的含義。而關于這個知識點,2017年福建泉州高一期末質量檢測文言文翻譯句“纮逆之至館,使欲入見有所陳,纮止之,答語頗不遜”, 2018年福建泉州高一期末質量檢測文言文翻譯句“內丘人盧岳將徙家太原,舍逆旅,彷徨不敢進”,連續兩年均考查“逆”的含義,這就是所說的“文段在課外,知識點在課內”。課內不聽課,就會造成考試嚴重丟分的后果。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學生的認知偏差中,還有一種是“讀與不讀一個樣”的觀點。
關于這一點,我們必須透過現象分析本質。
大體上,有三類學生會階段性表現出這種癥狀。
第一類是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遇到進一步提升的瓶頸,會表現“學和不學一個樣”的癥狀。
第二類是放棄學習處于退步初期的學生,這類學生已經放棄語文學習,但還未有明顯退步跡象,也表現為“學和不學一個樣”的癥狀。
第三類是努力學習處于進步初期的學生,由于量變還未轉化為質變,也暫時性表現為“學與不學一個樣”的癥狀。
三種情況,表象相似,實質卻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不明就里的同學們互相胡亂確認了下眼神,就大肆宣揚起語文“讀了不會進步”“不讀也不打緊”的謬論,于是更多不明就里的同學受其影響,于是乎就三人成虎了。
想要在高二階段補救語文學習短板的學生,務必記住以下重點:
1.任何時候的努力都不算晚。
2.堅持,堅持,再堅持。
3.克服畏難情緒。
4.糾正“語文課聽了沒用”“語文不讀影響不大”的認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