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淦
(廣東省河源連平縣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河源 517100)
眾所周知,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大部分都是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偏差的學生。在這些學生的眼里,學習成績和學校的規章制度都不是重要的。他們進入中職學習,只不過是為了消耗時間等待自己長大。正是因為有這樣可怕的想法,才導致他們在學習上沒有任何動力,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筆者從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師的角度出發,認為要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從學校角管理層面、課堂教學層面、學業評價方面多處著手。
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基本上是轄區內各所初級中學學習成績偏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期間就是“混”字當頭,混時間、混日子,上課睡覺下課打逗,沒有一點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這樣的學生如果中等職業學校管理層面不出臺嚴厲的管理辦法加以整治的話,那么學生不學習的現象就會越演越烈。所以,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要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這就需要學校管理層加強學生日常行為管理,獎懲結合,做到“響鼓還需重錘敲”。通過日檢查周評比等形式,表揚在學習、生活等方面表現出色的學生,警示做得不夠好的學生,促使更多的學生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除了嚴格管理之外,學校管理層還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目標和人生規劃的確立,多開展理想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比如,在日常管理中,學校可以邀請職業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到校給學弟學妹講一講他們成長的故事,通過身邊的典型事例來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向上、向好的欲望。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有吸引力的課堂勢必會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緊跟學校課程改革的步伐,深入學習和領悟課改精神,并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加以實踐。
職業學校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具有相應職業技能的建設人才。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將計算機教學和學生的職業技能有效地聯系起來進行教學。縱觀我們的計算機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內容并不是全部都適合于中職的學生,所以作為教師就要不斷地鉆研教材,梳理教材中的知識系統體系,適時地對課本教材進行有效補充,為學生能夠學到更多地職業技能助力。當然,教師在進行教材內容的補充時一定要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在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進一步進行完善,使學生能夠學到和職業技能相關的計算機教學技能。教材的不斷完善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探究。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中職計算機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也要積極創新。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特色,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教學方式上,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通過課業設計讓學生主動完成任務,來解決職業教育中的能力培養難題。
課改大背景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有著自己必須遵循的一些教學規律,比如我們常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法方式、學生主體的學習原則等。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職計算機教學往往都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課堂上考慮的多是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進度的推進。這無疑是把學生拋在了課堂學習之外,根本不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調動。因此,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深入,中職計算機教師要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給學生平等交流的平臺和機會,課堂教學追求精講多練,把時間更多地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可以隨意提出自己的問題與想法,與老師探討,從而提升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中職學生不愛學習、不想學習,追根到底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尤其是初中階段各科任教師的一些評價,讓他們徹底放棄了自己。基于此,中職計算機教師在接手新學生時,一定要告訴學生他們之前的所得到的的評價并不會影響他們在新學校中的表現,教師會以公正平等的態度重新去審視他們,期待他們的成長。當然,為了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全名公平,中職教師要不斷完善評價機制,可以通過學校、家長、任課教師、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來考量一名學生的表現。這樣得到的評價結果,無論有點多一些還是缺點多一些,學生都能欣然接受,并且能做到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這無疑會讓學生更好地發展。當然,在對學生的學業考評方面,計算機教師也不要只考察專業知識的儲備情況,更要關注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遇到新問題時的實際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