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芳
(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西莊鎮團山小學,云南 建水 654311)
作文教學在小學分為兩個階段: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級的寫話是整個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學生寫話能力的習得應該是從課內閱讀文本中來。語文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寫話材料,加以提煉,形成練筆依靠,力求讓學生有話可寫,寫話有范。
低年級課本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在內容上更注重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識字教學,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看字形、記字音,如果有困難,找周圍的同學幫一幫。然后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推薦自己的識字方法,和大家共同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認識這些生字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是引導者、參與者,和學生共同探索識字方法我們最常用的識字方法有“增減筆畫”、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換部件”等,同時也要鼓勵孩子獨特的識字方法。有時即使孩子說的不夠好,或者不夠正確,也要鼓勵他們獨特的思維,同時對他們的方法予以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其實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華。在一節語文課上有個學生記不住“弟”字,另外一個學生馬上提議可以想象為“弟弟在滑滑梯”,因為它的筆畫看起來比較像滑梯的形狀。那位不懂的學生覺得這個方法很有趣,也能記住了。我也馬上表揚了她獨特的方法,鼓勵其他學生也積極思考,并向她學習。只有多認識字詞,才能為寫畫打好基礎。
低年級語文教材大多數都是圖文并茂的課文。低年級課文有很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精美插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為我們描繪一幅幅美麗圖畫,
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又與文字相映生輝。如一年級課文《青蛙寫詩》,文中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別充當青蛙寫的詩中的逗號、句號和省略號,插圖形象鮮活地展示了這個情景。我讓學生在課堂上為自己喜歡的段落配上圖畫;也利用文中大量美麗的插圖,讓學生寫出豐富生動的話,創造優美的語言文字。如:學習了《四個太陽》這篇課文,有孩子畫了個笑臉太陽,旁邊寫著:我畫了個笑嘻嘻的太陽,希望大家天天開心。一幅幅漂亮的圖畫,配上生動真摯的語言,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精彩。
孩子是天生的畫家,每一個孩子從小都有信手涂鴉的愛好低年級學生喜歡用畫畫表達自己的觀感和情感。老師可以鼓勵孩子在色彩斑斕的生活中觀察,讓孩子體驗形式多樣的課內外實踐活動,收集繪畫素材;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做過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畫出來。班級定期舉行畫畫比賽,把好的作品張貼在“小畫家”園地上,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他們的興趣得到激發,繪畫能力也會不斷地提高。繪本選擇圖片色彩鮮艷,文字生動有趣,我們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爸爸》等,采用“老師讀繪本”、 “親子共讀繪本”或“自己讀繪本”等形式,指導學生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看圖能力和想象能力。
例如:聽了故事《拔蘿卜》,先讓學生自由想象:還會有誰來幫忙拔蘿卜?后來怎么樣了?說是寫的基礎 ,在“畫寫”過程中我也注重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學生們畫完以后,他們先在小組里講自己的畫,再點名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畫。可以從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按一定順序詳細介紹自己畫了什么。其次,對畫進行補充說明,講自己想畫而沒有畫出來的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后,我鼓勵他們“我手書我心”,當場寫下自己想說的話。學生完成寫話,我圈出優美詞句或選出代表性的寫話作品,師生品讀。引導學生從用詞是否恰當、語句是否通順、邏輯是否合理、是否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等方面進行評價。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當然,想象也需要有合理規范的語言輸出。兒童書面言語能力的獲得主要途徑是從模仿課文語言、積累課文語言到表達運用的實踐過程。模仿的過程是同化學生語言;積累的過程是內化學生的語言,是學生語言實踐表達的基礎,我們應尊重語言學習的規律,借助一篇篇課文以達到同化、內化課文語言,規范豐富兒童語言,促進兒童語言發展,培養語言實踐能力的目的。材料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的《雨點兒》一文寫了雨點落在有花有草的地方,滋潤萬物的描寫。文章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在課文結束后,引導學生思維打開,積極發言,想一想桃花、樹葉、雪花從哪里落下來,小草從哪里出來,小松鼠從哪里跳下來……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按順序整理一下,引導學生選兩句寫一寫,一篇篇精彩的兒童詩就這樣誕生了。有了課文的依托,學生的文字再創造能力得到了激發,個性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使學生下筆有話可說,想象有物可托,從讀懂到創作有了很好的過渡,做到水到渠成,實現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課堂教學境界。閱讀教學就是要憑借文本的語言著重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借助文本這個例子,扎扎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低年級的課文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語言文字訓練點。因此,我在閱讀教學中借助課本這個巨大的素材庫,通過積累、模仿、化用課文精彩詞句篇章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積累課文資源,模仿課文寫法,化用課文內容,讓孩子們感受讀書所帶來的快樂,享受閱讀文章所帶來的樂趣,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首先,童年愿望的繪本。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偉大而又豐富多彩的夢想,單純而炙熱。在走向夢想的道路上有失敗也有驚喜。童年愿望的繪本就是通過精美的圖畫,引導孩子們即便遭遇了挫折,也要勇于說出自己的夢想,而不再以傳統的說教方式促使孩子們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其次,親子閱讀。家庭教育對學生的閱讀活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一方面,可以讓家長督促學生進行繪本閱讀,并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這樣既能促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還能達到閱讀學習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讓父母與孩子共同閱讀繪本,并模仿繪本中的角色,這樣既為親子交流提供了平臺,又豐富了繪本閱讀的色彩。
根據實際情況,老師可對學生寫話作品采用星級制、等級制和評語制等多形式評定方式。寫完整得一星,語句通順得一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得一星,書寫認真得一星,會用好詞好句得一星。引導孩子根據“五星”標準進行自評,互評,師評。老師再針對孩子寫話給出建議和寫上鼓勵的語言。通過“五星”標準,老師中肯的建議和激勵,學生慢慢掌握寫話的要求。以評促寫,生動有趣,易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老師在分享展示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在學生的優秀作品印個大拇指,寫上“你真棒!”挑選優秀作品或進步較大的作品在微信班級群或班級學習園地上展示;匯編班級的優秀寫話集,并裝訂成冊后發給學生傳閱。
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去挖掘漢字中的奧秘。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借助課本這個巨大的素材庫,通過積累、模仿、化用課文精彩詞句篇章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積累課文資源,模仿課文寫法,化用課文內容,讓孩子們感受讀書所帶來的快樂,享受閱讀文章所帶來的樂趣;同時借用繪本閱讀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新課程的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畫 - 寫”這一學習過程中,孩子們的繪畫能力提高了,寫話能力也提高了。“畫中有話”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畫我所愛,話我所想”充分激發學生寫話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發展。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