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貴州省織金縣第三中學,貴州 織金 5521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評價在整個語文教學系統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教師如何通過教學評價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益,也是如今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深思的問題之一。同時,新課改也賦予了語文教學中評價的新含義、新范疇。再次闡明了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方法學習善,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改進和完善語文學習質量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是推動語文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總結經驗,診斷不足,以便能有效改進教學,是促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開展教學研究,促進自我發展的過程,筆者認為教學評價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國內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許多教師往往會直接以學生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來對學生學習過程做十分武斷的評價,這樣成績優秀的學生就被老師單一地劃到優秀者的行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僅憑學生的學習成績或某方面的特長來評價學生的做法很不可取,有違新課程中根據學生身心差異,個體差異,培育學生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一種寬容、接納的態度,去容納學生不同的學習想法,采取鼓勵性的評價來鼓勵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自我思考與領悟。尤其是語文這種注重思考、理解、表達的科目,教師的教學評價是可以不經意間體現在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的。
課程評價是語文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主要環節,正確、科學的語文課程評價方法,不僅可以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善、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可以檢驗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中采用的有利手段。一次考試可以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內容。適當的鼓勵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查漏補缺,可以讓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改進教學過程,完善教學思路。在教學中,教師一句表揚性的語言,可能激勵一位學生,從而改變他的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不恰當的評價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我們提倡的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在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課標提倡的評價方法,不是以點代面和以考試分數看學生。也不是無限制的“表揚”、“贊美”學生。以往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在衡量過程中往往因主觀原因而產生偏差。有的是根據一時一地的表現來評價;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績代表全面;更不可思議的是,有的僅以師生關系是否密切作為標準。至于戴著有色眼鏡看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現象,也不是一例二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采用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重視學生語文全面素質的提高,結合評價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結合性,體現在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就是將眾多評價方法有所取舍的結合使用,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教學效率,檢查學習效果。
長期以來,我國學生評價的主體是以他評為主,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倡導學生評價是一種發展性評價,它以評價對象為主體,注重評價對象的個人價值,重視提高評價對象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發揮其積極性。這是教育過程逐步邁向民主化、人性化發展進程的體現。在學生評價中,評價目標和評價計劃可由學生和教師協商制定,雙方認同后方可實施;同時,注重多渠道交流信息,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并且提倡由學生選擇評價者,即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逐步轉向主動參與評價。
(一)師評,讓激勵與賞識為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不是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發現,為了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所以我們對作業的批改上不再是冷冰冰的對錯符號,而是及時抓住學生點滴的閃光之處,用真摯的話語去溫暖每一顆敏感的心。用真誠的話語讓學生感到教師的關愛,增進師生感情,發揮隱性教育的效果。
(二)生評,在賞識與反思中揚起前行的風帆。自我分析是個體認識自我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個體良性發展的重要心理基礎。因此,在整個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調節功能,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完善自我。
(三)家長評,用理解與鼓勵為學生描繪燦爛的笑臉。讓家長參與評價,可以讓家長了解我們的評價改革,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而且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學習發展完善的信息,增進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適的環境,他們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師公正的對待,他們都能在應有的位置上發揮最佳作用。那些一度被認為反應遲鈍、行為荒唐、甚至不可救藥的“朽木”,說不定就是將來的棟梁。所以,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