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進行了教師發展需求的線上隨機調查,結果發現大家對發展充滿著渴求。他們以為,發展的價值在于使自己擁有職場的從容,獲得專業的尊嚴,成為孩子的榜樣,找到存在的價值,邁上通向美好生活之路。
“發展即生長,生長即存在;生長,是教師存在的最好姿態”,這是一位教師的留言,傳遞了他對發展的現實期待和價值選擇。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回應這樣的期待和選擇呢?我以為,要努力成就教師發展的可能性。
一是關注精神成長,讓學校成為教師“詩意棲居之所”。在學校這個以人為目的、又以人培養人的場所中,教師的精神成長無疑是所有成長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它甚至可以決定一所學校最終會發生什么樣的教育。而人的精神成長是離不開價值的澄清、選擇和確立的,因而,學校應當維護文化生態的純凈,強化價值層面的引領,體現立德樹人的統一,重視精神場域的構建,提供精神對話的空間,觀照教師個體生命的豐盈完善,實現對人的精神成長的照拂。
二是構建學習社群,讓學校成為教師理想的“學習院落”。教師工作的本質屬性決定了他們必須自覺成為擁有這一特質的人。撇開教育對童年秘密的許多未知不談,如今,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新發展、新需要不斷涌現,教師作為個體需要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于是,僅僅限于個體的學習與應對,已經不足以跟上這個世界迅疾發展的步伐。當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與學會生存被同時提出之際,就預示著教師將經歷更新、更高的專業淬煉。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學習社群的建構,提供教師更加便捷、優渥的學習資源,形成共建、共享的學習文化,促進新型教師關系和工作方式的生成,以便教師能更好地讓學生成為適應未來發展的終身學習者。
三是豐富教育生活,讓學校成為教師“創造生活的地方”。教師本身就是鮮活的生活者,在生活方面,他們應當成為孩子們好的參照。在現實中,我們的教師已經將他們的生活與工作融為一體了,而實際上誰也不能將他的生活與工作完全剝離開來。教師教育生活的豐富性和可能性,決定了學生學習生活的豐富性和可能性。因此,提升教師生活旨趣,優化教師生活空間,豐富教師生活經歷,生成教師生活群落,創設教師分享生活體驗的怡然氛圍與情境,以適度留白給教師自主發展的可能,給教師減壓、減負,使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從而讓學校成為教師創造美好教育生活的地方。
對于一所學校而言,“可能性”即希望,它是教師的希望,是學校的希望,是孩子的希望,當然也是未來的希望!為此,我們當從成就教師發展做起,讓學校成為那個成就教師發展可能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