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丹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如今在小學、中學、大學的課堂上多媒體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而是成了教師授課、學生學習所必需之物。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與應用,課堂不在古板化,而是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如此,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極大程度上給老師帶來了便利。但是,雖然信息技術有諸多便利之處,但是信息技術在幼兒園運用的卻不那么廣泛。那么,在“互聯網+”時代,幼兒園的教育到底需不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呢?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去研究論證“互聯網+”時代幼兒園是否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信息技術在現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變得極其日常化,在從前,車馬很慢,路途遙遠,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極其滯后也極其閉塞,但身處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多之又多。但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其受益者也多為大人或者是已經步入了小學的學生,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數不曾接觸過,即便他們在幼兒園里也同樣如此。難道“互聯網+”時代,幼兒園不需要信息技術嗎?這就需要仔細研究論證。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類似這樣的言論:“在什么年齡段就該做什么年齡段的事,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不需要給學生買手機等設備”,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是,科學家們堅持不懈地發展技術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為人們服務的。信息技術為人們帶來的便利大家有目共睹。每一個學生在邁進小學的校門之前,家長們都會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去學習一段時間,可以說,幼兒園是學生成長啟蒙的第一步。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生,正是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擁有強烈渴望的階段,“互聯網+”時代,假如幼兒園不需要信息技術,那么后果不堪想象。
例如:家長一般會在孩子二至三歲時,選擇送孩子去幼兒園,并且會讓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兩年左右。那么,如果幼兒園里沒有類似多媒體等接收信息的設備,孩子們每天去幼兒園就是和小朋友玩耍、和老師做操,當別的國家的孩子每天接收各種各樣信息的時候,我們還對外面的世界一竅不通,這又何止是輸在起跑線上那么簡單。因此,“互聯網+”時代,幼兒園需要信息技術的應用。
學中有教,教中有學,寓教于樂,這些才是教育的最好的方式。特別是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在玩耍中還能掌握一些知識,是最好的啟蒙方式。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完全勝任這一點。拋除傳統的老師灌輸式教學法,多媒體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把知識點以動畫的形式或者以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卡通圖片的形式傳輸給孩子。不僅如此,在互聯網時代,英語、數學等許多知識完全可以實現在網絡上進行學習,而且相較于老師課堂上的教育,網絡上的教育也更為生動有趣。對于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學習知識不是最重要的任務,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認識到世界的豐富多彩,抱著好奇心去看待世界。
例如: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幼兒園的孩子們可以足不出戶學習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的文化,來自英國的學前電視動畫片《小豬佩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孩子們在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不僅能受到動畫片里卡通人物的教育,而且因為該動畫片本身來自英國,孩子們在觀看動畫的同時還能夠學習到一些簡單的英語口語,一舉兩得。類似這樣一舉兩得的案例在和互聯網的世界里比比皆是,因此,“互聯網+”時代,幼兒園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智能家具、智能電器等一系列智能產品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為人們節約了大量不必浪費的人力物力。在幼兒園的管理與建設中,如果也應用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也必能使幼兒園實現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例如:如今幼兒園里的孩子,有一部分是住校的,因為父母工作忙或其他的一些原因,他們中午需要住在學校里,而這時,對于幼兒園的工作人員來說,這些住校孩子的人身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而且因為這些孩子的數量很多,如果每個孩子都安排一位老師去看管也不太實際,一位老師管多個孩子又照顧不來,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幼兒園的管理人員就要頭疼了。但是如果利用信息技術的定位功能,在每一位住校孩子的身上帶上一個小的定位器,這時學校只需要一位老師在監控器前看著就行,極大地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資源。當然,信息技術運用在幼兒園的益處絕不止這一處,智能化的管理需求使“互聯網+”時代幼兒園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互聯網+”時代,科技的進步帶給了我們極大的方便,而我們要學會把科技的力量發揮到最大限度。絕大多數幼兒園都需要信息技術的介入,有了信息技術,幼兒園可以實施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孩子學習的地方可以變得更加引人入勝,三尺講堂可以是教師表演魔法的天堂。因此,“互聯網+”時代,孩子們需要信息技術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幼兒園需要信息技術使自身變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