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對學校所學知識的鞏固,但是必須堅持質與量的有效結合,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與認知來布置作業。為了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作業的設計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改變現階段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相應的作業設計策略。
作業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作業的效果如何是教師值得討論的問題,作業如果布置得合理,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了強化,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提高,反之作業也會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產生抵觸情緒。小學階段的數學素質包括基本的數學知識、計算能力、以及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好數學思維等。所以要求必須改變傳統的以量取勝的觀念,不關注作業的內容和質量的問題。大量的重復作業不僅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剝奪了學生的課余時間,使作業變成教學環節中的低效環節。
當今應試為中心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重點關注了課堂知識的講解,卻忽略了對作業的有效設計和利用,缺乏對數學作業如何促進學生素質的思考。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關注作業的內部結構和層次,做出高效的作業設計,提高分析和講評的能力以及專業化水平。筆者從《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習實際情況,淺談一下小學數學作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策略。
作業作為小學數學課程中重要的內容,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和理解。作業的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不僅僅包括書面作業,教師精心設計的高效作業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一些個別學校,孩子的作業往往需要寫到九、十點才能完成,這大大影響了孩子的睡眠時間,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有所做的題目缺乏創新性,只是在重復性地做題,《數學課程新標準》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知識、會做數學題目這么簡單。
總結現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主要問題有:(1)仿照課本的例題的題目過多,缺乏創新性的題目。學生機械地重復完成題目,沒有經過任何的思考,所學知識得不到有效的鞏固;(2)單純計算的題目很多,教師往往布置的作業就是大量地做計算的題目,所學數學知識沒有得到運用,學生積極性不高;(3)沒有利用家庭和生活的大環境,沒有將數學知識和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
小學生的作業不宜太多,完成時間大概為30 分鐘左右。大量的作業不僅剝奪了學生的課余時間,也會造成學生的睡眠不足,學習質量也非常低,要保證學習質量,作業的設計必須保證質與量的高效結合。質的要求是作業的設計重點和難點分布合理,根據學生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學生掌握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和重難點,提高學習積極性。量的合理并不是作業絕對的減少,而是減少重復性的作業,讓學生做些有創新性的題目,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樂地學習,讓學生做作業的效益最大化。
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有價值、有現實生活意義的,能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數學的學習是豐富多彩的,和我們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小學的作業設計應該從生活實際中尋找例子,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一些具有創新性和探究性的題目,同時應該有層次性,從簡單到難的過度。例如,我們學到形狀的時候,先讓學生簡單地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這些圖形的認知,可以更多地讓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去觀察那些實際的物體是什么圖形。在我們生活的周圍能處處發現數學知識,教師要將數學的知識講解生活化,設計一些有趣的題目,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因材施教和設計作業在教學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班級授課的前提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方面的差異,在每個班幾十人的情況下,為了讓學生都能更好的學習好數學知識,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在掌握了課堂知識以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難度的作業,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掌握書本知識以外,適當布置一些有難度的作業,讓成績繼續得到提高,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應該布置一些基礎性的題目,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實現作業的分層設計。
小學數學思維包括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比較、概括等思維素質。所以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尤其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對數學思維的運用,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提高了數學思維能力。教師要設計一些需要探究性的題目,在學習錢幣的問題上,可以設計一些給你10 元錢去買東西,計算出每件商品的價錢,問題是最多可以買幾件商品?答案有多種,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除了書寫作業以外,再加一些口述講解的作業,用手機拍攝視頻來分享,這樣讓學生體會到了當“小老師”的榮譽感,在講解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這樣解題思路就更明確。
總結:教師的專業能力通過作業的設計與處理能很好地展現,課堂的教學成果通過作業得以很好的鞏固。作業并不能形式化,為了做題而布置作業,作業的設計必須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堅持質與量的結合,改變傳統布置作業的觀念。小學布置作業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同時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通過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