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海
在小學的學科中,科學的學習是讓小學生從常見的事物中發現各種各樣知識的第一步,科學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教授科學的過程中,最需要的便是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這個學科,使學生能夠覺得這個學科是重要且必要的。除此之外,科學涵蓋的內容廣,需要的思維形式不一,在如此眾多繁雜的知識中,學生很容易分辨不清每個知識的側重點從而抵觸這個學科。因此,教師在教授時還應當注意根據每部分知識點采取的不同教授方法。這便應用到了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多樣教學。多樣教學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內容的不同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不僅使學生能夠一直興奮地去接觸各個知識內容還能在大腦中對它們進行有效區分。本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科學教學經驗,對多樣教學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應用實踐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和學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苦惱于不知道怎樣才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去,由此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下降。試問,讓學生有效參與課堂的最好方法是什么?那必然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多樣教學中的合作教學法則能夠如此。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在小組中擁有自己的發言機會,學生將在這種學習環境之下不自覺地擁有了課堂參與感。
例如,在教授“校園里的植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讓學生自發結成小組來學習這部分內容。在這堂課的教授中,每個小組都可以選取校園內的一種植物來作為研究對象。選取確定之后,教師可允許學生離開教室去觀察一下他們所選取的植物并且記錄如下問題“此種植物是水生還是陸生?植物的葉子是什么樣的生長形式?這個植物有沒有明顯的主干?此種植物的生長周期是長還是短?它在什么季節開花?”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所知道的部分來進行回答。如此,小組的成果則是集每位學生的知識所得出的,這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了課堂參與感,還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這次學習中收獲一些之前所不知道的知識。因此,教師應當善于運用合作學習法,通過結組來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學會知識的最終目的便是運用。在小學科學的教授中,教師也應當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在教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巧妙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科學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這便是多樣教學中的生活教學法。只有學生感受到了知識與生活的關聯,他們才能夠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才能不成為一個書呆子。
例如,在教授“生命之源——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運用生活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應當充分講授課本內容,讓學生意識到原來身邊隨處可見的水資源竟然如此稀缺;之后,教師便可就水資源稀缺這個事實來教授學生一些節約用水的方法,比如,用淘米水洗菜,不僅節約了水,而且還可以清除蔬菜上的殘存農藥,還可以使用淘米水來澆花,淘米水中營養豐富,澆花的同時不僅節約了水,還能增加花草的營養,洗衣水洗用來沖廁所,第二遍清洗衣物的比較干凈的水可以用來擦門窗及家具等。教授完這些方法之后,教師便可留一個課后作業“讓每位學生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家里節約用水資源”。學生回家之后必然會將教師所教的方法付諸實踐,也必然會在節約用水的過程中再次感到水資源的珍貴。這樣,學生則在生活化教學之下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了。
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學生,最缺乏的是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也要為學生創造一些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知識的學習與實踐動手中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這便是多樣教學中的實踐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多樣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教授方法。
例如,在教授“金屬”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運用實踐教學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金屬主要的性質特點是硬度、輕重、延展性、導熱性及有毒性。因此,教師便可利用金屬的這些特點來為學生創造一次實驗機會。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應當保證學生所處的實驗空間是安全的;實驗進行時,學生可運用手頭的材料及頭腦中的知識來進行一場實驗,學生可以用砂紙打磨鐵釘的表面,對比看一看擦過的和沒擦過的有什么不同,學生還可以把鋁條、塑料勺、木筷放入熱水中,3 分鐘后摸一摸這幾種物品的上端,看看有什么不同之處;實驗完成后,教師便可對實驗進行總結并且說明每個實驗的目的。這便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了具體的操作,使學生能夠知識實踐雙發展,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總而言之,多樣教學有眾多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制定課程的目的不同來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合作學習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利用生活教學法來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利用實踐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每個在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部分內容時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學習氛圍并能在這與教學內容相得益彰的氛圍中更好地投入自己的精力,這便是多樣教學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