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若素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通過各種有效的學習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而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孩子學習的主陣地,因此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了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我作為一線教師,也始終走在如何使用靈活、簡單的教學來調動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的探尋之路上。
高爾基說過,“開頭第一句最困難,好像音樂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特別是在小學英語課堂上,一次成功的導入能撥動孩子的心弦,激起學生“渴求好奇”的心理,迅速進入英語的學習狀態。正是在這份“好奇”的求知欲驅使下,孩子會主動對未知課堂進行探索。在課堂伊始,牢牢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你的課堂就具備了磁鐵般的吸引力,孩子們會快樂大膽地說英語,為整堂課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有效的導入是整節課的開路先鋒,也是課堂順暢成敗的關鍵之一。那么,怎樣才能實現有效的課堂導入呢?結合我的教學經驗,列舉幾種常用的有效導入方式:
1.歌曲導入。多數小學生愛唱愛動,他們對于歌曲的興趣濃厚,在導入環節就投其所好,唱一首符合教學內容的歌曲能使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這不僅能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的主動參與奠定基礎。
2.游戲導入。學生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利用游戲導入,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將“玩”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而游戲的形式也有很多種,如brain storm, pass the card,I say you say 等,這些游戲的創設在很大程度上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與團結合作精神,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融入英語課堂。而一個好的游戲能很好地服務于教學,使學生在愉快、輕松、詼諧的游戲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新知識,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3.多媒體導入法。視頻可以創設一種可視語境,它聲像結合,圖文并茂,信息量大,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給人的印象深刻,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用這種可視語境的特殊表現手段導入新課,可以使動態的畫面場景直觀形象地映入學生眼簾,極大地強化和豐富理解與記憶,為語言交際創造良好條件。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遵循教學規律,遵從孩子的年齡特點,激起孩子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孩子有“讀書不覺已春深”的專注,讓快樂成為課堂的主旋律。
1.故事性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小學英語教學通常以寓教于樂及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而在Story time 教學板塊中,以故事性情境串接教學過程,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快樂。同時,讓學生展開學習、鞏固及操練,為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提供良好的知識環境,通過故事性教學進一步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做到能用英語做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課的時候,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優化課程,這樣就既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又可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有愉悅的學習情緒,繼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①如在Clean the table,please 這一課中,老師運用解開小丑身份作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讓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學習環境中,體驗快樂,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②如在Put on your coat 這一課中,老師運用幫助Cinderella 尋找4 把鑰匙打開4 個許愿盒,穿上漂亮的衣服參加晚會作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讓孩子們在這樣一個熟悉的童話故事里,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從呆板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③再如在Keep the water clean這一課中,則是從一條魚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的污染,這樣能使孩子們帶著好奇,興致勃勃地進入課堂的學習并吸引著他們學下去。在反復的操練中,故事更是起到了點化的作用。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我們應當充分考慮孩子的個性特征,使穿插的各種活動為學生所學內容所服務,在活動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也應該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活動方式。即使是同樣的內容也應盡量多一些“花樣”,多一些不同方式的活動,多一些不同形式的操練,給學生一些新鮮感。教授新課時,我們常穿插一些游戲,如:比賽、表演等,以分散難點,降低難度,使學生能在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授課與活動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輕松易學。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地去學習。”可小學生卻很難持久專注地學習。科學研究表明:9-10歲的孩子其有意注意在20-25分鐘,而實際上一些好動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遠低于這個數字。在課堂上,把握學生有意注意低谷的時機,創設情境教學,讓孩子的所有能量再次聚焦。而情境也是英語學習的前提,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獲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有效的課堂學習活動應當創設更多真實的情境。在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是英語教師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我們常采用實物或多媒體情境,借助動作、表情創設情境等多種教學方法,促進相互交流,如創設購物、生日聚會、野餐、看病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情境,從而使學生能在整體上理解和靈活運用所學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在紛繁復雜的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是我不懈的追求,興趣則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切入點。在眾多的激趣方法中,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心理年齡特點,立足教材,有選擇地運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活”起來!相信只要我們潛心專研,深挖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讓孩子揣著滿心期待來上英語課。當我們的課堂能深深吸引孩子時,我們的教學也一定能輕松達成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