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莉霞
幼兒的發現充滿了教育的契機,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要努力捕捉幼兒在生活中的發現,使之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讓孩子的發現發揮最大的功效。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是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教師必須有計劃地、巧妙地激發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好奇心轉化為學科學的興趣。
首先,我們要樹立“時時處處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學”的觀念。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有效地組織科學活動。如下面要提到的科學活動案例,及時發現幼兒興奮地將書卷起來打電話這一契機,開展了《打電話》這一個科學活動,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既滿足了幼兒的需求,又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幼兒的科學教育過程,其實質就是幼兒探索的過程。在科學活動中,要讓幼兒親自動手、動腦,獲得直接經驗,在探索中發現,而不是靜態地、被動地吸收知識。在空心實心傳聲筒的區分活動中,幼兒嘗試用每個傳聲筒打電話,聽聽空心實心傳出來的聲音的區別。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尋找答案,好奇心不斷被激發,又不斷得到滿足,探索的愿望更加強烈。
在科學探索活動中,孩子們是主體,而教師是他們的引路人。因此,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如《打電話》的拼接環節中,孩子們就在拼接的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有的說用繩子連接,有的說用膠帶連接,有的說可以插入連接。不論用什么工具,都是用了首尾相接的方法,但在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情況下插入連接是最適合的,插入時需要將一頭捏小一點插進去。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不論孩子們想出什么辦法都應該給予時間和空間上的支持和理解。
案例背景:
在一次教學活動后,我讓幼兒看書講故事,看完書后,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打電話,甚至把“電話”連接起來,我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活動的萌芽。何不做一些“電話”給孩子們玩,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究?這樣建立在幼兒的興趣和原有經驗基礎上的系列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于是就產生了科學活動“打電話”的方案設計。我將沒有用的圖書讓孩子卷成一些“傳聲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紙團,讓每個幼兒通過游戲打電話,探索空心和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小班科學活動《打電話》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能區分空心和實心傳聲筒。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傳聲筒連接的方法。
3.學習與同伴協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實心空心傳聲筒人手一個。
2.標有笑臉哭臉的筐子每組兩個。
活動過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玩具,我們可以怎么玩呢?
(此環節激發幼兒的興趣,科學活動離不開觀察和感知,給孩子觀察的機會,從而產生自己動手的欲望。)
1.兩人一組玩一玩
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么。
2.提問:你聽到好朋友說話了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活動中自由選擇同伴共同游戲,幼兒有了充分的觀察感知之后急于想表達自己的發現,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1.提出疑問:剛才的傳聲筒有沒有聽不清聲音的?是怎么回事?
2.引導幼兒對比,將空心實心傳聲筒進行分類
3.驗證: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么分的!
(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猜想比較,從中領悟科學探究需要大膽猜想,更離不開實際的操作驗證。在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更能激發幼兒主動尋求答案的欲望,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的探究活動更加輕松愉快。)
1.引導幼兒連接傳聲筒
2.幼兒操作
3.展示方法
(這一環節加深難度,通過問題討論,幼兒再次操作探索,既是對幼兒認知、思維、合作能力的又一次挑戰,同時也能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我們拿著長長的傳聲筒去找客人打電話吧!
分析思考:
1.本次活動來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在整個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的操作探索為主,且緊密圍繞著“打電話”這個有趣的現象而展開,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打電話游戲的樂趣,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欲望,使幼兒在玩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2.活動內容有趣,操作性強,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在探索活動中,層層遞進加深了探究難度,在教師的適時指點和引導下使得難點迎刃而解。整個活動在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氣氛中進行,讓幼兒始終保持濃烈的興趣,使教育極富感染力,效果甚為理想,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3.活動環節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活動中以打電話為切入點,在三次操作的過程當中,逐層遞進、層層加深,教師有層次、有步驟地拋出探索要求,幼兒帶著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每個環節間有著內在的聯系,有助于推進幼兒深入探究,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體驗發現的樂趣。
4.實效性強,面向全體幼兒,在共同參與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使每位幼兒都有參與探索和發現的機會,所有的科學現象都是讓幼兒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的,真正做到讓每個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
新《綱要》告訴我們,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我們教師要時刻追尋孩子的發現,抓住教育的契機,讓孩子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