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輝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教育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也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更可以幫助學習未來更困難的知識。在現在的教育中,把創新思維作為重點。為此,小學階段就要開始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希望通過閱讀本文,可以幫助小學教師更加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處于一個學習的初級階段,是培養創新意識最合適的時候。數學是一門復雜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了解學生的不同,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來授課,慢慢地讓學生養成創新意識。本文通過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要求原則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具體方案來進行介紹,希望可以讓一些教師有所借鑒。
首先,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數學教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對于數學的授課就更要進行創新,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生活中一些實際例子來向同學們進行展示,并且引出課堂內容,這樣學生會有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開始,教師就可以舉出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并且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在騎自行車的時候,轱轆較大的自行車與轱轆較小的自行車走一圈,轱轆較大的走得比較遠?通過將生活案例引入課堂,學生會更加喜歡上課,積極性更高。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保證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授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完成教學目標。
最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優化自己的上課方式,向學生傳授課程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課堂過程中,教師比較擔心的就是,學生一味地相信教師所講的內容,相信課本的內容。一定要培養學生有一定的質疑能力。學生在這種能力的影響下,逐漸就會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從而向老師提出問題。在這么一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有所提升,不會完全相信學習到的知識。在這樣的一個循環中,學生才會有所進步。例如在學習長方體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進行提問:我們是否可以用計算正方體的面積公式來得出長方體的面積?學生在思考一段時間過后會發現,相同的方法是不能計算出長方體的面積的,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便能很快速地了解如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主體性原則是要求教師在課堂過程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展開,并且針對學生進行與課堂內容有關的活動,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在課堂中,教師可能不太關注學生的情況,這樣上課的效果是很不好的。只有將學生放在主要地位,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年紀過小,相比成年人來說,學習能力是不足的。特別是數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些困難,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動手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的參與感不是很強。在學習一個新的課程前,很多教師都會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但是,由于教師的參與感不強,學生的預習效果就不好,從而導致跟不上教師的思路。所以在教師向學生布置預習作業時,可以適當地給學生留一到兩個小問題。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結合這些問題,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書本內容,學習起來也更加輕松。
另外,數學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學生會有一些不能理解的問題,導致學習效果不好,所以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小組活動,組織進行一些游戲,或者在講課的過程中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現在的課堂中都會設置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向學生展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資料。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幫助教師節省在課堂上的準備時間。由于受傳統課堂的影響,教師可能會花很長的時間,在黑板上為學生寫板書。這些時間就被浪費了,有了多媒體,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問題,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顯示,從而大大地節省了時間,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的內容。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課堂了。只有教師對課堂授課方法不斷優化和創新,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才會提高,課堂質量才會提升,才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