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第一中學 張暄
計算思維是人們求得問題的一個有效渠道,但無須人類向計算機一樣去分析和思考,計算機沉悶、枯燥,遠不如人類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豐富。人賦予了計算機能力,并且為其配備了設備,學生要用大腦只會去解決問題,以實現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境界。新課改的深入促使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弊端逐漸地顯露出來,教學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學會了多少技能,更為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承載的是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下面本文就以計算思維為基點對文章主題進行具體說明。
人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多數情況下人都可以準確地分析和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隨之社會結構形態才會發生變化。由此可以明確地看出: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不僅是為了自身的發展,更關鍵的是讓學生利用計算思維去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并促進自身的成長。計算思維的教育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是社會的發展趨勢,所以高中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這項能力,只有培養學生計算思維,才能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第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運用的評估能力。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并且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信息技術將標準化程序朝著偏激方面發展,那么人類的一切都要聽從于信息技術的安排,這樣人類就成了信息技術的傀儡。而好的計算思維則可以加強大腦內外部信息的互動,這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系,才會批判應用這項技術,才能引導信息技術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據研究調查顯示: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依然沒有引起師生的重視,這嚴重抑制了計算思維的發展。上到學校下到教師、學生,都要明確正確的教學認知,加大考核力度,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思維對自身的發展。此外,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教學中來,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作為一種思維方法,計算思維常常被運用到解決問題中去。在教學中,除了熟練掌握必備知識外,還要立足計算思維,加大對學生的培養。在這樣的方式中,讓學生就某個問題去解決,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立足具體問題鼓舞學生探究其中。求解問題這是計算思維的關鍵,圍繞具體問題創設情景,以訓練學生的計算思維。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內容和學生基本學情去構建情景,并提出具體的任務,在任務的帶動下讓學生參與其中。教學實踐的過程,不僅是學生信息技術知識體系建構的過程,也是學生總結歸納的過程,這一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而且發展了學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在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講解和操作結合的方法最為廣泛,其目的就是在強化學生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但教師必須注意:計算思維不是對某個信息技術知識點的學習,更關鍵的是要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要圍繞生活展開,并注重任務的引導。要變學科知識教學為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究的學習,教師要做出改變,從傳道的主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圍繞課堂活動開展教學,在具體活動中鼓舞學生交流與合作,以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最終還是要依靠軟件的功能。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內容單純地放在軟件操作上,還要讓學生探究軟件應用的原理,并利用這一原理去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應用技能。學生了解了軟件,了解了其背后的原理,其應用能力才會獲得發展,計算思維才能得到培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不能立足現狀,要著眼未來,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注重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進而推動學生的有效發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挖掘軟件原理,在編程教學中滲透計算思維,都會推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
犯錯是學習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指導,立足計算思維理念,幫助學生認識課程重難點內容。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任何的教學活動都要立足學生,如此才能實現高效的教學。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發揮著鼓舞學生反思和創新的作用。一方面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另一方面還能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針對性指導。在高中信息技術評價過程中,要鼓舞學生參與其中,通過主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的提升。此外,學生也可以從多個視角來分析計算思維,對學生思辨能力的發揮有著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如何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培育學生計算思維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極力解決的問題。而上述教學任務的完成,有賴于教師的探究和實踐,只有深入課程和教學內容,加強社會實踐,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才能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