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又到了,這次學校要求每個班級出一個合唱節目。我們班最終確定的參賽曲目是《Let It Be》。大家都熱情高漲,熱火朝天地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準備憑借別出心裁的選曲、用心的編排和精彩的現場演繹奪取冠軍。
排練幾次后,就該確定領唱人員了。先是班里一個特別積極、唱歌也很好聽的學生提出他可以擔任領唱,在試了幾遍后,我們都覺得他唱得不錯,于是就同意了。但接著,又先后有幾個學生申請擔任領唱,其中有唱得好的,也有一般的。面對這樣的情形,班長說可以組織一次篩選,留下最好的,唱的不太好的就淘汰掉。我也覺得畢竟是合唱比賽,不能有太多領唱,可是看到學生們躍躍欲試的熱切眼神,我卻猶豫了:學生們都想盡己所能,為這次比賽貢獻一分力量,如果只是為了追求最后的好名次卻傷害了他們的積極性,是否有些得不償失?
考慮再三,我向班長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留下所有主動擔任領唱的同學,大不了進一步具體分工,在領唱中也設置幾個聲部,這樣可以讓表現形式更豐富。
最終,我們40人的合唱隊伍有了8個領唱。
比賽那天,學生們很努力,但因為緊張和話筒擴音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領唱同學和合唱同學之間的配合存在著不協調,最終,我們班輸掉了那次比賽。
回到教室,面對垂頭喪氣的學生們,我努力調整自己的糟糕情緒,試圖領著他們走出失敗的陰影。我假裝輕松地說:“咱們今天演唱的歌曲名字是‘Let It Be’,意思是‘隨他去吧’,想想當初為什么選了它?人的一生需要經歷的東西很多,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跌跌撞撞。遇到麻煩了,告訴自己,‘Let It Be’,因為那并不是放棄,不是灰心和一蹶不振,而是一種灑脫,是不管結果如何也要勇敢向前的決心,是要再來一次的不服氣!我們今天很幸運地獲得了這樣的鍛煉機會:面對失敗,我們應該怎么辦?大家做個選擇吧。”
我看到學生們的眼里慢慢有了光,我知道他們在思考我說的話。于是,我趁熱打鐵,接著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我最擅長的一個故事,一般情況下你們是聽不到的。”見我難得幽默一次,學生們不禁笑起來,有幾個學生還帶頭鼓起了掌。
“在河邊的草窩里,有一只鴨媽媽在辛苦地孵蛋。一天,她忽然發現其中一個蛋和其他有些不一樣……”在這群已經長大了的高中生們錯愕的眼神中,我不動聲色地把丑小鴨的故事給他們說了一遍。最后,我補充道:“這個故事里,我最喜歡的是鴨媽媽。她明知道有顆蛋與眾不同,但是仍然把它孵出來了。事實證明她是正確的。因為很多時候結果并不好預見,但保持積極和樂觀的心態是極為重要的。你們要記住: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永遠是重中之重。我會向那只鴨媽媽學習,那就是——不管你們今天經歷了什么,我都愿意等你們振翅高飛!”
我以為在聽了這番道理后,學生們會收起自己的委屈情緒,暫時忘了這次比賽。但是,他們還是為此事耿耿于懷,甚至私自做了一張“合唱比賽特等獎”的獎狀,熱熱鬧鬧地貼到教室后墻的最中央,以表示對自己合唱表現的認可。我覺得這其中多少帶有些不服氣評委的打分而宣泄情緒的味道,但鑒于只是張貼在教室后墻,我認可了這張獎狀的存在。但正當我以為這件事情到此結束時,班長跑過來,跟我說文藝委員在走廊上哭得很厲害。
我趕緊過去看看發生了什么,結果文藝委員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她心里難受,因為準備合唱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最后卻沒有得到好成績。我安慰她說:“沒事,咱們找找原因,下次爭取拿到第一名。”“老師,您就不應該安排那么多領唱,多亂啊!怎么誰提要求您都答應啊?”文藝委員突如其來的一問,我一下子蒙了。原來學生們還在糾結比賽失利的事情啊,原來這道坎還是沒過去。我理了一下思路,解釋說:“你看,有同學主動要擔任領唱,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予認可?況且很多同學唱得確實不錯啊,我們不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那小哲呢?”未等我說完,文藝委員反問道。
“他唱得也還不錯吧。他平常做什么都不積極,好不容易主動要求表現一次,我就想著別打擊他,讓他上去試試,也算對他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認可和鼓勵,他嘗到甜頭了,以后應該會有變化。你們不總是跟我抱怨組織活動的時候有人不積極嗎?”我不動聲色地把“球”踢了回去。
聽到這樣的話,我忽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只想到了不能打擊積極表現學生的熱情,卻忽略了這個集體中其他同樣在努力的學生也需要應得的認可和鼓勵。
我正想怎么回答才能讓文藝委員明白我的考慮,沒想到一直站在我身后的班長又悠悠地冒出一句話:“老師,當別的班級鑼鼓喧天慶祝勝利時,咱們班是凄風冷雨,安靜地聽您講丑小鴨的故事……”
雖然是責怪我的話,可我還是忍不住笑了。我低頭想了一會,對她說:“我再給你們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你們聽完,咱們再討論這個事情。一個畢業多年的學生,在電話里對我說了一直深藏在他內心的一件事。他說有一次英語聽寫,他和同學們一起舉手,但是老師說了一句“你不行,肯定寫不對”。就這樣一句“你不行”,像一根刺深深扎進了這個學生的心,他甚至忘記了那節課他究竟寫對了幾個單詞還是全部正確。后來,一直到參加工作,他都在糾結自己是行還是不行。”
停頓了一會,我接著說:“這不是我虛構的故事,而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的事。我就是那個班主任,我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以至于給你們的師哥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從那以后,我就時常提醒自己要小心,不能忽略學生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動作,要呵護和尊重每一個主動和嘗試的學生,不能輕易拒絕他們。比如小哲,平時你們總是說他心里沒有他人,忽略集體,這次他難得主動了一回,我如果拒絕了,你們覺得他將來會怎樣?咱們再要求他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時候,他會怎樣?”
兩個學生沉默了,我知道他們明白了我的諸多考慮,于是拍拍他們的肩,說道:“這次我們輸了,你們會不會覺得咱們班特別差勁?”
“當然不會。”
“對啊!一個集體,會有更強的承受能力,失敗一次能怎樣?大不了再來一回。我相信有這么上進的你們,再加上我,咱們的集體一定是有強大的戰斗力的,所以我們一定會取得很多的勝利。現在你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讓集體停止猜測和指責,盡快將大家從沮喪的情緒里拽出來,同時想辦法把小哲他們拉到我們的團隊里,讓他們也為集體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到他們臉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光彩,我知道他們真的懂了。
合唱比賽事件后,擔任領唱的幾個學生中最“名不副實”的小哲,改變了很多。以前遇事就躲的他,對班級活動越來越積極,期末時居然還參加了優秀學生的自薦活動。又驚又喜的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詢問他做出這些改變的原因。他害羞地回答道:“其實,是那次合唱比賽讓我知道了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和價值……”我心里暗自嘀咕:“你倒是知道樂趣了,卻讓我背了個黑鍋。”
他忽然給我鞠了一躬說:“老師,謝謝您,我知道其實我唱得不好,但是您卻包容我,讓我去展示。我以后會更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爭取把那次合唱沒有得到的榮譽搶回來。”我擔心地問:“明年的合唱比賽你還要申請領唱啊?”他大笑起來說:“放心吧,老師,我會選擇我擅長的,我知道如何揚長避短。”我也跟著笑了,愛憐地摸了摸他的頭。
而同時,我也發現,班級沒有獲獎的陰霾早就一掃而光。一天,語文老師拿了學生的周記本給我看。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我們最在意的獎狀,其實是那次失利之后我們開玩笑貼到墻上的‘合唱比賽特等獎’,因為那是我們自己頒給自己的。人貴在自知,盡管我們的比賽得分很低,表現可能也不盡如人意,但我們的班主任卻說——即使只是丑陋的蛋殼里一團未來不甚明朗的生命,他也愿意耐心等待——他愛我們,我們知道。”
這時,我忽然意識到,一個集體的強大力量時常在困境時顯現,它可以給予個體很多鼓勵,也可以幫助個體承受很多,既能給個體帶來榮譽和尊嚴,也能為個體分擔和消解黑暗。因此,面對一個主動要求參與班級活動的學生,為了所謂的集體榮譽,直接拒絕他或者通過選拔淘汰他,都不可避免地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這種貌似細微的傷害,有可能一直潛藏在學生的內心,影響他未來的每一步成長。所以,我不能冒險,我要讓集體幫助我一起呵護所有的個體,讓集體中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溫暖。
一年一度的校園籃球爭霸賽在學生們的期待中,終于來臨了。最后的10分鐘,我們班籃球隊和對手的得分拉平,此時隊長曉宇竟然做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讓一直都沒有上場的替補隊員小澤上場。開始我也有些詫異,是曉宇太過自信,覺得不管誰上都能取得勝利?還是他不想承擔失敗的責任,故意讓替補隊員上場?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想沖過去問問曉宇究竟發生了什么。但是當看到他一路提醒著替補隊員,鎮定自若地組織進攻和防守,一分都不讓對方的時候,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決定——小澤有些內向,在之前的比賽中,一直都是在無關緊要的時候到場上轉一圈,從來都沒有經歷過如此緊張和關鍵的場面。今天是決賽,并且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老隊員們應對這樣的場面可謂是輕而易舉,但是對于替補的同學來說,卻是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因此,隊長曉宇是想借這樣的安排去磨煉和提高他的隊員。
比賽進行得很驚險,在所有人的提心吊膽中,我們挨過了一個接一個的平分,最終,我們贏得了冠軍。作為替補隊員的小澤一個球也沒有進,但是那天他笑的特別開心。
比賽結束之后,在班級日記本上,隊長曉宇寫道:“都要有所經歷,才是有價值和充滿意義的成長,這是老班教育我們的。”
何其有幸,我與年輕的學生們產生了共鳴。
作為高中生,一天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班級中度過,教會學生怎樣與集體進行良性的互動是每個班主任都要關注的問題。每個學生的行為都在影響著集體的風貌,而集體價值導向也將深深地影響到其中的學生。我更傾向于打造有血有肉的、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憂傷、能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最多可能的班集體。我們最愛的集體也許不是學校里最優秀的那個,卻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發展、為我們提供溫暖的那個。每個人都要從集體中取走些什么,也一定會為集體貢獻一些什么。包容的集體和強大的個人之間永遠都不會是“VS”的關系,而是互相依存、共同成長的關系。
我一直都是那個愿意拿出整個集體的利益去交換學生個體發展的班主任。天平的兩端,孰重孰輕,一目了然。讓我欣慰的是:從我的班級里走出去的每一個學生都是陽光自信的,他們充分了解自己,做了各種努力和嘗試,他們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斷挑戰各種難題。在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班級都是他們最溫暖的依賴。就像班長所說的:“我們的班級,不是一間屋子,是我們的另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