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永慶
作為“我心目中的杭州品牌”學校,浙大附中以越來越鮮明的育人特色,在致力于打造“最具杭州特色的學校”發展之路上,以踐行“立德樹人”為宗旨,通過育人體系的重構和育人方式的變革,實現了“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發展而設計”的育人追求。
把學校發展定位和學生培養目標相結合作為育人體系重構的立足點。學校依據其前身明遠中學的“人格教育”實踐,融合浙大文化傳統,確定了“明遠立人”“求是創新”的辦學定位,進而形成了“人格與學術并重”的辦學特色。結合新時代新思考,立足學生發展,提出了“為每一位學生學習發展而設計”的育人理念,構建了浙大附中學生發展目標和核心素養培養體系,即“以完善人格做人、以求是精神做事”為核心的“五力”核心素養培育體系。
把學生選擇權的落實和選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作為育人體系重構的關鍵。新課程改革,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旨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但這種選擇權的落實,一方面有賴于選擇機會的增加,另一方面有賴于選擇能力的提升。對學校而言,前者要求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后者要求為學生做好生涯規劃教育。學校構建了“7 位1 體”學生生涯發展體系,編寫了《浙大附中學生選課手冊》,出版了《新高考指南選3·專業·大學》《7(6)選3 學科測評工具》,為學生選課、高考選考提供科學的指導。
把完善的課程體系建設與學習空間的重構相結合作為育人體系構建的手段。學校把原有的國家、地方、校本課程加以重構,把必修課程加以整合,把原來碎片化的選修課程結構化、系統化和特色化,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群,并依托“五大學院”(自然科學學院、國學人文學院、體育健康學院、藝術智造學院、國際經濟學院)實行學院制管理,真正落實了學生的課程選擇權并使走班教學走向深入。例如獨具特色的“西湖情懷”課程群,已經成為學校的文化品牌,就得益于學習空間的重構:普通教室、學科功能教室、智能教室及虛擬教室的四位一體,形成了立體多元的學科功能教室體系。對學生來說,學習內容和學習興趣更容易結合,學習方式更加自主和個性化,其視域和胸懷更加開闊和包容。
浙大附中用行動回應“育什么人、怎么育人、為誰育人”的新時代教育命題,將實現教育公平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相結合,立足學生發展重構育人體系,不斷推進整體育人的系統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