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學城第二小學校成立于2006年,由原重慶市曾家鎮小學和虎溪鎮小學拆遷后合并,是重慶大學城第一所配套建設投入使用的小學。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教職工102名,學生1902名。學校成立以來,深入挖掘學校歷史文化傳統和優勢項目,把曾家鎮小學20多年長期堅持所形成的書法教育優良傳統作為特色發展的突破口,以特色學校創建引領內涵發展,一直把書法作為特色項目進行打造,廣泛動員全校師生學習書法。2006年9月起全校開設書法課,三至六年級教學軟筆書法,并不斷擴大書法特長生訓練范圍。2010年,學校正式提出走書法教育特色道路,自此,書法不僅作為一門學科,更成為一種文化,統領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工作。
學校提煉出“帶著書香前行”的辦學理念,建構起一套完整的“書香”文化體系,通過打造書香環境,實施書香課程,構建書香課堂,實施書香管理,堅持走書香育人的特色發展道路,著力培養“善、雅、博、健”的書香少年,將書香滲透到德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讀書習字的過程中,浸染書香味,進而參悟做人道理、提高審美情趣、端正生活態度。
在書香文化的引領下,學校同時抓好書法教育管理和書法教師團隊建設。書法教育管理團隊以校長為核心,各處室共同參與頂層設計并分工負責,工會負責教師書法培訓,教導處負責書法教學研究、書法課程開發,德育處負責書法育德,教科室負責書法育人評價研發,后勤處負責硬件建設和氛圍營造。共同設計、分工協作的工作模式,造就了一支思維活躍、互助互補、團結務實的書法教育管理團隊。同時,多年的書法教育實踐形成濃郁的習書氛圍,讓一大批教師書寫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建設了一支善書法、精教學、能輔導的書法教師團隊。學校現有重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2名,沙坪壩區書法家協會會員8名,專職書法教師4名,全校擔任班主任的教師都是兼職的書法輔導教師。2018年,為了更好地管理和實施學校書法教育的各項工作,學校成立了龍臺書院發展中心,作為學校書法教育的牽頭部門,專門負責組織協調、教學研究、活動組織、檔案收集等工作。
2017年,學校依托逐步累積的濃厚的書法文化底蘊,成功申報成為“沙坪壩區書法課程創新基地”,圍繞《小學書法課程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學校在精心打造書香環境、建設書法教師隊伍、開發實施德育課程、加強建設輔助課程、建構書法評價體系、創新書法學習方式、開展教學模式研究、打造書法品牌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嚴謹細致的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1.打造高標準育人環境。書法講究神形兼備,有形方能傳神。學校濃郁的書香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環境的襯托。為此,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了升級改造,籌建書法博物館——龍臺書院,龍臺書院因學校所處地而得名。館內設立了書法歷史文化展示區和書法輔助課程體驗區。在這里,學生既能了解中國書法的相關知識,又能動手體驗篆刻、拓碑、裝裱等書法活動,全方位地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龍臺書院建設了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書吧——清雅軒,學生可以在這里自由取書閱讀;配備了供學生隨時揮毫的露天書寫體驗區,準備了書寫桌和毛筆,供學生在課間隨時揮毫,體驗不一樣的書寫樂趣;創設了碑苑,精選了歷代經典的碑刻進行復制,上至秦漢下至隋唐,包含篆書、隸書、楷書,詳細介紹了中國四大碑林,既有全文原大復制,也有局部放大復制;設立正心齋,它是書法特長組的學生練習書法的地方;建立了書法展覽廳,展示了重慶市師生的優秀書法作品,供師生鑒賞品味。這些育人環境的打造,既營造了濃郁的書香文化氛圍,展現了學校厚重的書香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能服務于課堂教學,彰顯出書法文化品位。
2.著力培養高素質教師團隊。學校采用點面結合、校內外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師培訓,成立教師書法俱樂部,定期開展書友筆會、作品交流觀摩等活動,不定期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培訓,堅持每周一次教職工集體書法練習,從面上提高教師的書法水平;重點培養書法骨干教師,選送教師參加北師大書法專業學習或重慶市書法教師研修坊培訓;加大獎勵力度,鼓勵教師參加各級書法比賽。目前,我校已有市、區級書法家協會會員12人,2017年在市書法家協會組織的作品展覽中入展5人次,2018年入展8人次,書法教育論文、課例設計等在國家、市、區等各級比賽中多次獲一、二、三等獎,并在專業報刊上發表,逐漸培養了一批精書寫、善教學、能輔導的高水平書法教師。
3.形成學生成長有效路徑。學校形成“一練、二賽、三展、四賞、五評”的書法教育模式,有力地推進了素質教育。一練: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校形成了低、中、高循序漸進的書法教學序列,每周開設一節書法課,由專職書法教師有計劃地開展書法教學;進一步強化每天20分鐘書法練習,由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訓練,落實“五個一”行動。即每生選好一本字帖、每天練習一節課、每次練好一個字、每月練寫一篇習作、每期練成一幅創作。除了全校的普及教育,學校還成立書法明星班社團,從四到六年級學生中考核選拔熱愛書法、有較好書法基礎的學生參加,每個社團9名學生,配備1位輔導教師,每周一、二、三下午放學后以及周四社團時間組織明星班學生進行一個小時的訓練。二賽: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校內書法比賽;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全國、市、區的各級各類書法比賽。三展:學校組織形式多樣的書法展示活動,每年組織一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大型現場書寫展示;每年開展一次師生優秀書法作品展覽;各班級還從學生每天練習的作業中選出優秀作業在各樓層的書法習作園地中展示;每年春節前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為社區居民書寫春聯,等等。形式多樣的展示活動,促進了學生書寫水平的提高,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樂趣。四賞:學校注重書法欣賞教育,通過書法欣賞課、指導學生觀摩校園書法展、校外精品展等,幫助學生提高書法欣賞水平。五評:學校分類制定評價標準,定期開展“書香園丁”“書香少年”“書香班級”“書香辦公室”“書香家庭”的評選和表彰活動,充分調動起教師、學生、家長的參與熱情。近兩年,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比賽獲獎入展300余人次,其中,2017年在市書法家協會組織的作品展覽中入展8人次,2018年入展13人次。
4.務實開展書法教學研究。學校組織教師編寫書法校本教材《書法藝術》,還深入挖掘書法文化,編寫了《書法文化》教材,便于教師對書法文化系列化的傳授。此外,學校還開發了書法體驗課程、書法實踐課程,等等,形成了“技法課、臨摹課、欣賞課、創作課、文化課”五課型和“觀、析、練、評、賞”五環節的常態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書法教學融入學本課堂,充分發揮學生在書法學習中的自我感悟和小組研究。學校書法課課例《撇折》《斜捺》分別獲重慶市和沙坪壩區一等獎,并在“龍鄉墨韻·第六屆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高峰論壇”中展示,課例獲“一師一優課”市優和部優。2018年7月由教育部、中國書法家協會等部門主辦“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西南區第四期培訓活動中,培訓專家將學校金朝鋒老師的錄像課作為優秀課例展示。另外,圍繞構建書法育人評價體系的相關要求,學校分別從書法學習過程評價、書寫技能評價和書法文化素養評價三個方面開發評價體系和評價工具,建構了科學系統的書法評價體系。
5.承辦高規格交流研討活動。沙坪壩區首屆“逸品”書法小品展在學校成功舉辦。2018年10月16日由重慶市教科院和重慶市書法家協會組織的“2018年重慶市師生書法聯展”系列活動在學校成功舉行。教師、學生、家長代表齊聚于此,現場書寫,同臺較量,切磋書法,為書藝人生筑夢。
在書法教育特色發展道路上,學校先后被評為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藝術(書法)特色學校、重慶市書法藝術特色學校、重慶市書法教育試點學校、沙坪壩區“書畫藝術”特色少先隊大隊、沙坪壩區首批特色學校。2018年12月學校被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和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評為“重慶市書法教育示范學校”。《重慶日報》兩次對學校書法特色建設、優質均衡發展進行了專題報道。2011年12月《基礎教育》雜志、《中國教育報》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成果。歷經12年的發展,學校實施的書法教育已經深植于師生心靈深處,更得到家長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