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歡
(黔東南州工業學校,貴州 黔東南 556000)
過去因過于注重講解電阻專業教學內容,致使學生不清未來發展方向,并且,沒有機會實踐操作,導致學生面試時難以展現自身的實力,無法獲得用人單位的滿意和認可,難以面試成功,必然會打擊學生自信心,使得學生紛紛改行,直接降低電子專業學生就業率,對此,以下文章提出了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有利于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中職電子專業課程內容理論性比較強,且具有實踐性。因此,需增設實訓課,從而開展實訓教學,教師講解教學內容時,要注重理論多媒體設備,播放直觀生動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先觀看,之后,詳細講解視頻中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步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便于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點,且在理解的基礎上,扎實掌握知識點,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實踐操作,不僅調動起主動性,還使學生高效學習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操作技能。此外,對電子專業課程內容加深深刻,進而牢記基礎知識,既增強學生記憶力,又推動學生日后畢業以后,有自信心面試成功,并對未來發展和就業充滿自信心,相信自己有實力獲得認可,能夠順利找到工作,可見,增設實訓課,對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學習效率十分有利,為學生日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未來發展一片光明。
電子行業對于電子專業的學生提出的要求包括,學歷、創新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體現出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出要求,并指出學生需具有創新意識,為了滿足用人企業提出的要求,教師講解教材內容時,要注重結合崗位要求布置學習任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還通過提出任務,調動全體學生主動發揮發散思維,自主設計電子產品,設計過程中主動查找資料,并用創新思維思考如何設計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子產品,有利于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對于促進學生日后更好地發展十分有利。因此,教學中教師講解完知識點,應依據崗位要求布置自主電子產品的任務,并提出自主學習任務,布置完任務后,預留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兩人一組,相互合作設計電子產品,學生合作過程中發揮創新思維設計、思考、分析,必然會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使其畢業后能夠憑借自身的實力順利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1]。
現如今,中職院校要想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才,應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和溝通,交流過程中提出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企業的優勢和企業文化,日后畢業能夠選擇企業工作,另外一方面,學生實習期間,不僅積累工作經驗,還積極向企業優秀的員工學習,逐漸學到很多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并明確工作崗位的要求,結合自身的實力,了解到需要改進的地方和完善的地方,從而自覺主動學習知識和電子產品操作方法,逐漸提高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經過一段時間實習,能夠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并且,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有利于推動學生畢業后滿足企業提出的要求,順利就業。因此,中職院校與企業加強合作非常重要,使學生有機會到企業實習、參觀,在實習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工作能力[2]。
當前,中職電子專業的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深入落實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為了推動學生日后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實踐操作,使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在實踐中操作,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實踐操作,有利于加強學生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要想推動學生日后更好地就業,必須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而以學生為本,多引導多鼓勵學生自主實踐操作,激發學生主動運用電腦自主設計電子產品,自主實踐操作過程中靈活運用知識,并按照步驟操作,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說明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前提和基礎,是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才能激發學生主動性,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動手操作、積極思考、認真分析,同時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和操作步驟,獨立自主操作計算機完成設計任務,既增強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使其畢業后更好地就業。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和就業,中職電子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就業為導向,從而根據崗位要求布置學習任務,還應增設實訓課,開展實訓教學時,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實力和競爭力。此外,還應加強校企合作,合作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能夠促使學生在實習期間提高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推動學生畢業后面試成功,可見,電子專業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