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邦婷
(安順市平壩區黎陽學校,安順 平壩 561100)
愛國主義主要宗旨是人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以及對自己家園、文化、種族的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的統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愛國主義的情感歷來都是鼓勵民族統一和民族團結,一起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理念。
人文主義在歷史課中占據重要位置,對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新課標中指出,如何弘揚愛國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成為歷史教育中不能回避的問題。初中歷史教材中包含很多豐富的歷史事件,通過對五千年豐富歷史事件的學習,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祖國燦爛、光輝的歷史,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近代屈辱的歷史中,先輩做出的努力和犧牲才得以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此外,學生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明白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增強為國增光信念和積極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弘揚愛國主義理念有著重要的意義。
歷史教科書是開展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教學活動的核心部分。新課改后的歷史教材與舊版本有所不同,涉及的范圍更全面,避免了重知識、輕能力這一現狀,減少了晦澀難懂的知識。因此,在課堂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歷史課程素材,摒棄舊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繁、舊、偏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運用到如何科學的記住知識,而不是機械的背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用情感豐富的語言感染學生,讓學生了解我國是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國家,有著燦爛的文化,在醫學、數學、天文、航海等領域都有著卓越成就,尤其是四大文明,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而且這些歷史潮流中的成就無不刻畫著歷史人物的貢獻,教師通過這類事件的講解,讓學生為自己作為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引領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看待,熱愛祖國文化。
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英雄人物的平生事跡是非常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詳細進行講解,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英雄人物很廣,其事件也豐富多樣。例如:在講解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的時候,讓學生先去了解下岳飛這個人,自己收集資料,并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在課堂講解時,對于學生發表觀點好的要鼓勵,不對的要積極引導。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短片等,來全方位講解這位英雄,讓學生了解他的光輝事件,了解到岳飛不僅是杰出的統帥,還收復了大量的失地,并寫下了著名的《滿江紅》等優秀詩文,讓學生明白岳飛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將英雄人物的品格轉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可組織學生進行社區義務活動,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讓學生的愛國主義由客體變成主體,將愛國主義情懷與社會責任感聯系起來,在實踐中成長。
個人和社會的前途、命運與祖國、民族的榮辱掛鉤聯系在一起,共榮辱。因此擁有高度的社會、民族責任感,不僅僅是對人類發展的認知,也是對祖國未來發展的認知,愛國主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是民族的靈魂,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近代以來,長期的內憂外患阻礙了我國的發展,導致生產停滯,人民更處于水生火熱的環境中,國家支離破碎,然而就是依靠著無數愛國人士的發憤圖強,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努力探索復興之路才一步步走出來。新中國成立后,也涌現了一批為祖國的發展不惜犧牲自己的科學家,如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等,他們有的不顧自身利益,為祖國犧牲自己,在艱苦環境中日復一日的進行研究,報效祖國;有的放棄了國外優越的條件,排除萬難,回歸祖國勵志建設祖國。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愛國主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愛國主義變現在方方面面,現代人應該理性的愛國,思索如何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更好的建設祖國。
歷史測評側重考察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學生學習過程、能力發展等方面較為薄弱。新課程的實施,則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檢驗學生能力的掌握,教師必須將歷史學科知識作為學生知識層面掌握的評價內容,還要考察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是否達到新課標的標準。在考察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時候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考察方式,如:辯論賽、主題班會、手工活動等。利用這些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揮創造,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愛國主義的深造和驗證。同時,可以讓學生做一份個人檔案,將平時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教師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評閱,使得學生對自己的成果進步以及不足有清晰的認知。通過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學生之間互評等手段來實現共同學習,共同提高,達到愛國主義教育這一目的。
愛國主義教育有著重要意義,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靈魂,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牢牢把握住歷史教育的核心,讓學生牢記愛國主義這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