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鄧兵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白蒲小學,江蘇 如皋 226500)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一樣的,在教學實踐中,課前預習已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習慣。它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良好行為,又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有效預習,使語文課堂教學事半功倍?本文提出以下看法。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樣事物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探究,學習,發自內心的學習活動是積極、有效的,讓學生產生預習的濃厚興趣,就是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作為老師,最好的做法是使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由此帶來的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預習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各種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到努力后有收獲,有成就感,這樣學生才會有動力繼續努力,老師在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后,及時進行大力表揚,給預習做得好的同學評上星級,每完成一次語文預習任務就加一顆星,貼在教學的評比欄中,每月進行一次總評,根據各人的得星數,評選班級學習之星,授予榮譽稱號。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創新預習方法,讓預習形式多樣化,不斷給學生以新方法,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起來。如故事性強的課文,要求學生熟讀課文,與學習小組中得組員合作學習,搜集相關資料,準備舉行講故事比賽,這樣可以使學生興趣更加濃厚,不僅把課文讀熟,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故事排練、表演,甚至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編寫課本劇。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預習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故事性較強,學生很喜歡藺相如這個形象,可以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找同學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上課時就讓學生推薦平時表演較好的同學上講臺展示,整節課學生興趣盎然,不亦樂乎。
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課改新教材的教學內容特點,學期開學就為學生制定了“預習五步曲”的具體預習步驟。
第一步:讀,讀三遍課文。標上段落序號,給生字注音并組兩個詞,劃出詞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第二步:查,用筆圈出本科的重點詞語,對不理解的詞語圈在旁邊標注“?”,再通過查工具書進行理解,把意思寫在詞語旁。
第三步:寫,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用鉛筆寫在課題的旁邊。
第四步:做,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查找工具書會做的把答案寫在草稿本上,不會的要標注出來,上課時注意聽老師講解。
第五步:想,體會寫作方法,想想課文有哪些寫作方法可以借鑒?
筆者以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一文為例談談做法:
1.三讀課文后,學生自學了生字,給生字注音并在課本上組兩個詞語。在上課前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情況時,效果很好,很多學生能讀準生字詞,教師只是重點指導“撓、毅、漿”的書寫。2.有大部分學生“要挾、阻撓、藐視”這三個詞不理解,都能自己查找工具書,在課文中解釋出來,上課時老師提問時能立刻回答出來。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中上水平的學生能概括比較完整,只是學困生抓不住重點,概括不夠全面。4.課后的練習第一題中,大部分學生能從詹天佑在帝國主義的要挾下毅然接受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以及詹天佑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中體會他的愛國,從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體會到他的杰出。就是第二題畫示意圖學生對課文理解不是很透徹,有多數學生畫得不是很正確。我在上課時適當點撥,學生也很快就明白了,并且能準確地畫出來。5.課文抓住了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表現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多數學生能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品質的方法,上課時,我提問到:“哪些句子讓你體會到詹天佑的愛國?”學生能很快地找到相關句子。按照這五步曲上,教師一步一步進行指導和檢驗,讓學生從預習中感受學習一篇課文的快樂,預習不但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課文產生興趣,激發了求知的強烈欲望。
有了良好的預習方法,如果不去實行,那也是徒勞,所以必須落到實處。美國著名專家西蒙說:“只有當學習者知道學習的結果如何時,才能發生學習興趣”。那么檢查就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平時的教學中有些老師沒有中重視預習的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如何也不知道,學生已經預習了,卻得不到老師的肯定,時間一長學生也覺得預習不預習一個樣,反正老師也不檢查,漸漸失去了對預習的興趣。所以對學生的預習除了重在指導外一定要對學生的預習有檢查有評價。老師可以利用早讀課之前的一段時間,親自到教室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然后當場宣布檢查結果,反饋給全班同學。對于認真完成預習作業的同學大力表揚,對于作業完成不完整的同學進行指導,對于不認真預習甚至不預習的同學進行批評并要求補學。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要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還要進行適當的評價,當然這不是全在口頭,還有一定的物質獎勵。給表揚的同學加分并獎勵一顆星星,貼在教師的評比欄中。其次在課堂中,多用言語去表揚和鼓勵學生,比如在學生朗讀課文或者是回答問題時,不要只說讀得很棒或你說得真好,可以及時的聯系到預習,比如:“你為什么能把課文讀得這么有感情?在家練習了幾遍啊?”“你很認真預習,值得大家學習。”老師及時的評價,肯定了學生的學習,學生獲得了成就感,學習的興趣就更濃厚,從而促使大家積極主動的參與預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它既可以使課堂教學有事半功倍之功效,又能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證明:凡是學生預習得好的課文,學生學習興趣高,積極主動發言,課堂氣氛活躍,探究深入,課堂效果也很好。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