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貴州省織金縣貓場鎮營合小學,貴州 織金 552103)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新課標、新理念要求:教學應以指導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難以達到,而小組合作學習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有了合作學習,便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很好的交流、信息的及時傳遞,能使更多的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的自我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要組織好有效的“合作學習”,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學識和崇高的師德與修養。那么如何讓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呢?下面談談個人的一些認識。
語文課程要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并結合心理發展規律選擇合適的題材,題材要盡量廣泛,并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小學生愿意接觸、愿意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他們的愛好創設情境,將枯燥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概念轉變為生動有趣的具體場景,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孩子小組觀察、討論、分析,然后派小組成員代表上臺展示講解,教師對學生的展示內容作補充,這樣,課堂活起來了。這時,老師適時表揚他們,學生們就會很高興,因為他們從學習中收獲了快樂。每節課由學生的提問引發思考,有時問題解決的并不是很完美,但學生體會到了發現與探究的樂趣,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合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育是具有個性化的師生結合、生生結合的有機統一體,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更要求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角色,這就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華,讓學生從小組合作中受到啟發,加強他們的合作意識的培養重中之重,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知識容易健忘,教師要多給予引導和幫助,讓孩子們都能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并加強學生的團隊精神教育,使孩子意識到我是整個小組的一員,我有權利為整個小組爭光加分,久而久之,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會得到穩步向前發展。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習資源開發的客體和對象。因此,在課前備課的過程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情進行深入分析,如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策略等,從而為學習目標的制定提供參考。
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欲望往往是從興趣中產生的,我們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結合班級學生的實例運用科學理論、實驗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出如何激發、保持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從而培養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讓他們以探究者的意識和態度去觀察、思考、分析、檢測問題,由此形成一種問題意識和科學精神,養成時時有發現、時時有探究的認知習慣,在學習中能不依賴于課本,自己主動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探究的一個重點就是要讓學生嘗試著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尋求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與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起來。讓小組中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帶動后進生,這樣不但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組織學生進行估計、嘗試、討論、搭配,使問題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更貼近學生實際。同時還利于學生探討問題的習慣與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全面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每個學生是個不相同的個體,我們教師不應用“唯我獨尊”的威嚴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而應創造一個能讓學生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的寬松的學習環境,在爭論之中,尋找自我價值的體現,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的內驅動力,培養開拓創新精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契機,適時點燃質疑的“導火索”,盡量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盡好引導者的職責。
通過創設具有濃厚生活氣息,貼近學生知識水平的問題情景,把問題情景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的情景中的問題,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可以溝通現實生活與語文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聯系,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語文、發展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意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師生交流要及時、加強,在學生心目中不能形成古板、嚴厲的印象,要在平時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可能的話,經常與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融洽師生感情。在課堂上,教師要用肯定、贊許的言辭情感鼓勵孩子積極思考,敢于提問,發表看法。
事實證明,效果是滿意的。因為,學生是在主動合作學習,有自我價值的體現在等著他們。所以,鼓勵質疑問難,爭辯問題的解決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由此,學生由疑問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思維,課堂氣氛一定很活躍,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始終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自組合作能力就會得到明顯的高。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它能使每一位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使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得到了鍛煉,更能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