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芬
(江西省瑞金市解放小學,江西 瑞金 342500)
小學數學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最為核心的一門學科,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特別是相關理科學科的基礎。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本著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標,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新課程改革是以鄧小平提出的“教學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最終目標的改革。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關注學生發展作為基本理念,它以新的課程觀為新理念,它強調將教育注重知識的傾向轉變為要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強調將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轉變為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現代社會的聯系。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學生關于認識數、四則運算、圖形等一系列的知識。幫助小學生構建數學的基礎,讓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基礎數學體系的建立,將抽象的數學案例轉化成學生生活的具體示例,讓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的教學活動。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加快推進,許多小學已經認識到要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改革的重要性,越來越朝著科學化、先進化方向發展,小學數學教學從基本上來看已經越來越朝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方向邁進。但是,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但是小學數學教學還沒有得到全面的進步和發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還是擺脫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依然是以“滿堂灌”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新理念了解不到位,達不到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還不夠先進和科學,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化教學居多。差異化教學過于表面,不利于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相關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還是過于理論化,缺乏數學示例與小學生生活和社會之間的聯系,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和枯燥,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沒有很好地提升小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現狀來看,小學數學教學要想完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達到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還需要進一步的措施進行努力。
教師要由教給學生知識,變為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師要深刻地明白,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傳統的舊有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與滿足學生日益變化中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具備與日俱增的思想,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錘煉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教師還要明確認識,扭轉自己的教學思維,不再單純地教會學生數學知識,而應向教會學生如何思考轉變。教師都明白,教無定法的道理,但是,教法的取舍與選擇,要由學生的“學”來定,既要讓學生主動求知,用適當的教法教,又要加以輔導,教給他們學法,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只有相互溝通、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小學階段的學生盡管已經擁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但一般都缺乏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和條件。因此,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把與學生能力、興趣相適應的任務分配給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進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師生之間要亦師亦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模范,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有關做人的道理,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推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科學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打造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
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教學大綱以及“黑板”開展教學,使其教學環境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對邏輯性教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然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及改善枯燥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與掌握。例如,在講解加減運算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單調的數字轉換成豐富多彩、直觀的圖片,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要積極采取多媒體多變式的特征,對其數學教學進行引申訓練,學生可以在反思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使其學生從本質上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多媒體教學的根本意義不僅是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使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靈活地掌握學習技巧,在學習中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教師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用心去實施,還要用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去影響學生,去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