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引導更多的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式,給予家長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校德育處的支持下成立了“星爸心媽”家長心理講師團。講師團由34位家長組成,以“群星璀璨,潤心入情”為理念,聘請具有一定心理學基礎、有精力、有責任心的愛心家長組成。學校通過個人自愿申報和學校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對講師團家長實行聘任制,聘期為一年,每年度評選潤心獎(個人)和群星獎(授課或者服務團隊)。
學校通過問卷調查,根據家長的特長和意愿將講師團家長成員分成四大類:主席團由3位家長組成,主要職責為協助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組織好三大活動的開展,做好相關志愿服務工作;授課團負責每一期家長沙龍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在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帶領下完成講座;助教團幫助講師團成員搜集活動資料,并在活動當天負責拍照,搜集家長的精彩發言并撰寫報道;磨課團每月為即將開課的講師獻計獻策,共同打造潤心入情的沙龍活動。
“星爸心媽”講師團活動以每月“三個一”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師每月對家長講師團進行一次心理培訓;家長講師團成員在心理健康教師的指導下每月開設一場心理沙龍或心理講座;家長講師團成員協助班主任每月開設一節心理班會課。
1.面向講師團家長的專業心理培訓。
每月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對講師團進行一次系統性的專業培訓,分別從情緒管理、青春期調適、親子溝通、學習動力探討、自信心培養5個維度展開,通過案例分享、心理劇體驗、現場問答、社會度量等方式開展。講師團家長與心理健康教師共同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心理健康教師指導家長掌握相關培訓技能,如:如何幫助參與的家長熱身,如何建立團體動力,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等。
除了系列性的培訓,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在每期講師團培訓中還對講師團的組織框架、職責分工、課程設置等相關部分進行充分討論,并且從家長的角度提供大量案例,力圖幫助更多的家長成為優秀講師,引導更多的家長走上學校心理沙龍的講臺,助力家校心理健康教育。
2.面向全校家長的沙龍分享活動。
學校家長講師團成員在心理健康教師的指導下每月開設一場面對全校家長的心理沙龍或心理講座,目前已組織青春期情緒管理、親子溝通、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媽媽的自我成長、正面管教、激勵課程等三十多場家長心理沙龍活動。每期心理沙龍開始之前,由助教家長撰寫活動通知發布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班主任組織家長進行報名。聽課結束后,參與的家長會在微信群里發表自己的活動感受和反思,授課家長也會在學校心理健康教師的指導下撰寫課后感想并發布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供其他家長一起學習,由點及面地推廣心理健康教育。
3.面向全校學生的心理班會課程。
在了解學生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學校自主設計、建構心理主題班會校本課程,由班主任以班級為單位實施。學生不僅處于學校的環境中,還處在家庭和社會的環境中,受到三方交互作用的影響。因此,在學科文化開發方面,不僅包含課堂教學,還包括家長參與,講師團家長多次走進學校心理班會課堂,就親子溝通、情緒管理、考試解壓等主題協助班主任開展班會課。家長的參與讓心理班會課更具時效性,如在“親子溝通”主題的心理班會課上,參與的家長為班會課的開展提供了視頻資料、角色扮演劇本等;通過家長心語、家庭心理劇、家校互聯等環節豐富心理班會課的構成。
自2016年開展家長心理沙龍課程以來,學校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構建了學校心理沙龍課程體系。如開設了三場關于“情緒”的主題沙龍活動,學校分別從情緒識別、情緒對話和情緒管理三個層面開設課程。通過三期內容充實的情緒沙龍課,切實幫助家長解決與青春期孩子相處時的情緒問題。
對于初中生家長比較關注的“學習動力和作業磨蹭”問題,講師團也通過開設系列性的沙龍課程“正念———培養孩子專注力”幫助家長解決困惑。在磨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師指導家長關注幾個問題,如: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是否總是提及孩子的“慢”;家長是否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要求孩子短時間內提升學習效率;家長是否過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視角要求孩子,隨意打亂孩子的學習節奏等。心理健康教師和家長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探討,設計相關的沙龍課程。在課程中,講師帶領家長通過體驗正念操習得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法,還運用角色體驗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其實“慢”的背后是有原因的,每一份“慢”的背后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是孩子內在力量的自我調節,引導家長學會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