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婉
八年級學生的最大壓力來源是學業,他們的心理發展不太成熟,對事情的看法通常比較片面,對自己的認識也不足。在學習困難面前,他們找不出或不想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間長了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如果不及時疏導,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嚴重的還會消極面對人生。因此,幫助學生積極應對學習中的不良情緒非常必要。
本節課讓學生通過豐富的情境體驗,真正了解情緒、感悟情緒,激發情緒正能量,積極面對負面情緒。
教師:我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游戲。兩人一組,A 同學張開手掌,手心向下,B 同學伸出食指觸到A 手心處。一旦音樂停止,A 立刻抓B的食指,而B 迅速抽回,抓到的或逃脫的人贏得比賽。
學生游戲體驗。
教師:請大家分享一下在游戲中的感受。
學生:當我贏了,感覺還是很開心的;當我輸了,內心有一些失落。
教師:當我們在學習中產生失望、厭煩情緒時,我們該如何應對?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不做厭學少年》的課堂,共同探討應對之法。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游戲,一方面幫助學生放下內心的戒備,創建輕松的團體氛圍,另一方面引出學業情緒的主題。
PPT 出示:鬧鐘六點半準時響起,趙明睜開眼睛,卻沒有一絲起床的動力。想到那張打了很多紅叉的試卷,想到老師嚴肅的表情,想到父母的嘮叨,想到同學在背后對自己的指指點點,趙明心里充滿了難過、擔憂、害怕。他把頭蒙進被子里,仿佛有個聲音在耳邊喊道:“我不想上學!我再也不想去學校了!”
教師:請大家一起走入趙明的生活,感受一下他的煩惱,思考他厭學的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當他想到父母、老師的態度,想到錯題,就感到難過、擔憂、害怕。
教師:不難發現,厭學主要體現在對學習否定性的態度、情緒及行為上。它的主要表現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對學習沒有興趣,只是在外在壓力下被迫學習,并為此感到痛苦、緊張、焦慮。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案例幫助學生從行為表現和概念上了解厭學的定義和表現。
教師:下面讓我們隨著輕音樂,走入自己的內心深處,感受一下自己對學習的情緒。然后將它畫下來,可以畫成動物、植物,或者是抽象的線條色塊等。
學生繪畫,PPT 播放音樂《遠方的寂靜》。
教師:當你凝視著手中的畫作時,內心有著怎樣的感情?它表現出你對學習怎樣的看法和態度?你覺得是什么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情緒?
學生:我覺得很無奈,就像我畫的這個云梯,我努力地往上爬,可是總感覺沒有盡頭。
教師:不管我們對學習擁有著怎樣的情緒,我發現每一位同學都在嘗試著面對它、接納它,我們也通過繪畫將它表達了出來。請小組討論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情緒。
學生1:從學???,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只以考試為衡量標準……
學生2:從家庭看,父母嘮叨、虛榮、不合理期待、對比……
教師:大家找到很多影響學習情緒的因素。請思考,什么樣的因素決定了我們的厭學情緒呢?下面我們從一組漫畫中找一找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繪畫及交流,幫助學生敢于面對、接納、表達出自己的學習情緒,這是解決學業情緒很關鍵的一步。請學生交流分享影響學習情緒的因素,為下面應用情緒ABC 理論作鋪墊。
PPT 出示漫畫《書生解夢》:一位書生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荚嚽暗囊惶焱砩纤麎粢娏俗约合掠晏齑鞫敷业耐瑫r打了傘,還夢見自己在高高的城墻上種了一棵大白菜。第二天,算命先生幫他釋夢:下雨天戴斗笠的同時打了傘說明多此一舉,在高高的城墻上種了一棵大白菜說明白種,種種跡象表明這次考試會失利!他很沮喪,正在徘徊之際,他居住的旅店老板幫他釋夢:下雨天戴斗笠的同時打了傘說明有備無患,在高高的城墻上種了一棵大白菜說明可以高中,這是好兆頭!因此書生重新鼓起勇氣,奮力一搏,最終奪魁。
教師:漫畫中有一個夢,兩種情緒,算命先生什么樣的看法讓秀才感覺很悲傷?旅店老板什么樣的看法讓秀才感覺很開心?大家覺得讓秀才開心還是悲傷的是夢嗎?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
學生1:算命先生是消極的看法,旅店老板是積極的看法。真正決定秀才情緒的是他對夢的看法。
教師:下面我們分別給夢、對夢的看法、產生的情緒一個代碼,分別是A、B、C,真正決定秀才情緒(C)的不是夢(A),而是他對夢的看法(B)。這就是著名的情緒ABC 理論,它告訴我們,真正決定情緒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
設計意圖:通過漫畫的形式幫助學生生動地理解情緒ABC 理論。
教師:學習情緒ABC 理論是為了學以致用,請小組成員一起幫趙明出出主意,他應該如何通過改變想法來改善厭學情緒。
學生1:老師嚴肅的表情和父母的嘮叨說明他們還是很關心他的。
學生2:同學竊竊私語可能是恨鐵不成鋼,他們希望他有進步。如果他們是惡意的,趙明就要更加努力證明給他們看!
教師:在轉變看法之后,我們相信趙明的學習情緒會有很大的改善。下面我們再來幫幫自己,請回憶剛才找到的影響學習情緒的因素,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你能想到哪些不一樣的方面?
學生1:學習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掙錢,還是為了讓我們更加充實、睿智。
學生2:雖然我學習的底子差,但是我可以和自己比,每天進步一點點也是好的。
教師:請再次打開剛才的畫作,將你對學習的新感受畫上去??赡苡械耐瑢W會覺得一下轉變所有的想法比較困難。沒有關系,我們慢慢嘗試。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緩解學習情緒的小妙招。(PPT 出示顏色調節法、眼淚宣泄法、音樂調節法、呼吸調節法、運動調節法)
設計意圖:帶領學生將情緒ABC 理論學以致用,從幫助趙明到幫助自己,引導學生一步步對理論進行實踐。對于部分不能很好應用理論的學生,先教會他們一些簡單、易操作的調節情緒的方法也很有必要。
教師:最后送給大家一首汪國真的詩《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鐘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師:生命不是為了想要獲得而去熱愛,是因為熱愛而最終獲得。學習也是如此,祝福各位同學都能夠在風雨兼程中到達理想的遠方!
設計意圖:通過生命和學習的類比升華本課的主題。
面對越發繁重的課業,學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厭學情緒,教會他們如何正確面對學習情緒并且找到疏導厭學情緒的有效方法很有必要。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體驗真正了解情緒,積極面對負面情緒。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緒體驗起伏跌宕。在通過抓逃手指游戲引出厭學情緒的主題后,學生便在情景體驗中認識學習情緒,在冥想、繪畫中體驗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負面情緒。雖然,此時的情緒可能比較低落,但這一步對于疏導厭學情緒非常重要,因為任何情緒問題解決的前提是這種情緒能夠被看見。隨后,筆者采用沉思、討論、分享的方式逐步讓整個班級的團體動力達到最佳狀態,討論總結出一些克服厭學情緒的方法。如果布置運用情緒ABC 理論調節生活中負面情緒的家庭作業,對于學生的幫助可能會更全面。
心理輔導課要提高學生個體心理品質,改善群體心理生態,為師生學習和生活提供積極能量,“真實”是其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一節成功的心理輔導課應該有4 個“真實”,即從“真實的典型問題”出發,設計“真實的體驗活動”,提出“真實的解決方案”,才能得到“真實的教育效果”。這節課較好地體現了前三個“真實”。
幾乎所有的學習者都曾有過厭學情緒,所以厭學是個真實的典型問題。這個問題的真實性還表現在學生普遍認識到厭學對學習效果的強烈負面作用,希望能夠戰勝厭學情緒,這種心理預期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感知厭學情緒,學會正確面對厭學情緒并防止破壞性后果的發生是這節課設計的起點,具備了第一個“真實”。
當學生存在厭學情緒時,他們對厭學情緒的認知不是即時產生的。本節課設計了“抓逃手指”的暖場游戲,引導學生關注心理體驗;繼而提供“學習的煩惱”具體情境,讓學生真實地體驗和認知厭學情緒,明確“厭學情緒”的具體反映;再通過設計“我手畫我心”的心理體驗活動,增強學生對自我情緒的準確反饋。這樣的設計符合心理輔導課的第二個“真實”。
在準確、即時地認知到厭學情緒后,提供何種手段有效解決問題,這是最能體現心理健康教師專業能力的環節。本節課提供了“情緒ABC”理論,并設計了“自我調節情緒”環節,通過交流事件觀點和重新感受圖畫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體驗用“情緒ABC”理論來調節情緒,穩定心態,形成對事件的積極認知。在此基礎上,心理健康教師還提供了一系列專業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厭學情緒是可控制、可改變的。這是本節課體現出的第三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