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高會濤
(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50)
1.大學體育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的大學體育教學中課程開展時,教師過分注重教材內容的講解,加上體育教學課時本身偏少,許多教師為了快速的完成教學任務,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做簡單示范,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做動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較少,整個大學課程變成了集體活動場所缺乏教學趣味性。同時簡單的示范與模仿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靈活性不夠,整個課程枯燥無味,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教學模式單一還體現在課程開展的形式上,除了講解練習、自由活動幾個模塊外,再沒有別的內容。
2.體育教師教育理念落后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體育教學雖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許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在教學中顯得十分滯后。教學觀念落后,為學生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在部分教師看來體育教學在基礎講解之后,通過課外實踐便能達到教學效果,這種觀念是片面狹隘的。
3.教學考核模式不科學
大學體育課程中通常是以成績作為考核基礎,教師通常將自身講解的體育技能作為考試內容,結合考試技能進行標準制定,進而對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分。這樣的考核方式雖然相對客觀,但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違背區別對待原則的情況下,考核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終導致考試結果與實際情況不匹配。由于考核方式不科學,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想方設法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卻忽略了體育知識以及健康運動知識的傳授。
大學體育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基本組織形式發生變化,二是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樣。在高等教育院校不斷擴招的形勢下,體育教學的課堂形式也將發生變化,從人數上看,原本人數較少的小班教學形式會向大班教學轉變,另外擴招形勢下,班級數量也會變多,教師在教學時承擔的教學壓力更大;而從教學內容來看,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許多院校再結合自身學校特點的前提下,開展了許多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學生可選的體育項目也增加起來。除傳統的足球、籃球、健美操等六大項之外,網球、羽毛球、游泳等項目也在不斷拓展開設。
當前階段,大學體育課程的設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具有明顯的單一性,這不僅不利于學生體育素養的進一步增強,也很難滿足我國社會對綜合性發展型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社會發展要求。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大學體育的教學方法、組織形式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與中學體育教學基本相同,很難滿足大學生對大學體育的學習需求。二是現階段的大學體育教材相對滯后,缺少一定的發展性、趣味性、時效性和建設性,與現代大學的教學需求脫節,沒有對大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特點投入必要的重視,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學生體育素養的有效增強,并限制了大學體育教學任務的有效達成。
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評價的全面性以及科學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階段,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越發明顯,已經無法適應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需求,亦無法對學生進行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目前,大學體育的評價體系缺少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考慮,很難對具有身體缺陷的學生進行公平的評價,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自信受到不利影響,降低了大學體育教學評價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對大學教育改革的穩步前進存在著阻礙作用。
我國的體育教學長期以來都是以體質教育為主導,致使我國大學體育教育將鍛煉學生身體作為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而教師也致力于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從而忽視了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道德教育。同時,由于長期受傳統體育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學生的教學多是以單方面的灌輸為主,教學方法單一,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提高,對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存在著明顯的制約作用,不利于大學生的綜合發展。
在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大多采用“三基型”教學模式。這種傳統模式的特點是讓學生能夠掌握大學體育的相關知識和一些技術,能夠在課程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通常上課組織以班級為主。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教師能夠在課程中發揮好作用,能夠將體育教學有效進行,但是不足之處在于體育教學的內容與中學階段的教學內容相似,不能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現在已經不再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模式。
“選項型”教學模式是課程固定在相應的上課時間段內,然后保持學生和教師的相對固定。“選項型”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較多,涉及課程科目較多,將這些科目集中在一個學期或是幾個學期內,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加銜接,讓學生學習的更具連續性。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掌握相關體育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能夠充分發揮教學技能,這種教學模式,在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應用較多。但是選項型教學模式的缺點是,對于一些體育基礎能力較差的同學,他們往往跟不上這樣的教學進度,導致學生逐漸失去體育學習的信心。此外,由于“選項學”教學模式對學生和教師具有相對固定性要求,所以一旦出現更換教師或者學生缺席情況會導致教學無法及時進行調整等問題。
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根據體育的不同項目來設定不同的教學班級,這樣可以讓大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時間選擇喜歡的體育特長班,進而進行選擇性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突出了不同體育項目的不同特點,將不同體育項目和體育教學內容在一個學期中進行設置,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多樣化選擇,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針對性設定不同的體育教學項目并以此加強相關的教學設施配置,便于不斷提升體育教學活動的資源配置成效。當然這種模式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有的體育項目或者體育教師口碑較好,比較受歡迎,開設該專業課程的體育教師面臨的教學壓力往往比較大,教學任務比較多,在教學質量和教學積極性引導方面需要加強相關的制度建設,如果考慮不到位,將會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成效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提前進行意見征集的形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設具體的課程授課體系,以此提高教學的科學性。
教學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中目前比較前衛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采用俱樂部方式進行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班級、年級等相關的局限性,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在教學課程時間拿牌等方面往往也比較靈活,當然這種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需要考慮很多的現實條件,比如對于體育場地資源配置、師資力量建設等方面要求較高,如果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會起到反作用。這種教學模式還會增加體育教學的難度,教學時間靈活性,也不利于加強學生的日常管理,加上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學習參與性以及持續性等方面還需要進行嚴格考核,這樣才能避免影響教學成效。
總之,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也將不斷呈現多樣化的變化,無論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都需要結合實際,聯系學生具體情況,在教學體系設置,教學資源配置以及教學目標評價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模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