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徐娟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平面設計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在多個領域中的應用都日見成效。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平面設計有了更嚴格的要求,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文化和科技的發展需求,平面設計就要積極的結合新媒體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較高的價值,達到所預期的效果。本文主要對在文化科技的融合視闋下新媒體與平面設計的交互式影響進行深入的探究,并針對在新媒體環境下未來平面設計的的一個發展趨勢提出幾點看法,以便為相關人士作為參考借鑒。
隨著現代網絡信息的飛速發展,在對平面設計中的各個元素處理方面,變得越來越便捷高效,這為平面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機遇,拓展出了更多空間,使得我們的設計方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在當下的平面設計領域中,設計者可以通過計算機利用一些專業的繪圖軟件進行設計與創作,提高了圖像的處理效率,進而將精細化處理過的圖片插入技巧和過去傳統攝影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制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作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平面設計的信息傳播方式越來越豐富,為整個社會群體的參與及更深入的了解平面設計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平設計已經完全改變了過去只為小眾服務的發展格局,逐漸成為社會普遍性大眾所需藝術門類,這為平面設計的長足發展提供了空間。進一步說,平面設計與新媒體技術的相互之間有機融合發展,能夠使信息得到真正的雙向的互動交流,使得設計作品能夠從多角度的展現出自身不同特點。現如今,許多的平面設計人員都開始對傳統設計方法展開了積極的改革與創新,且在傳統創作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嘗試,慢慢的成功創作出了許多平面品牌,將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展覽設計及網頁設計等相互整合,且在平面設計領域中融入更多各類的知識元素,使得當代平面設計的多元化到了充分的發展。
在過去傳統的媒體當中,平面設計主要是利用攝影拍照技術以及印刷版面技術來進行創作,這就對平面設計師的專業水平有著一定的要求。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媒體技術也開始不斷革新與發展,推動者新媒體的建設,為平面藝術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同時也加快促進了傳統平面設計逐漸向新媒體設計方向的轉變。其中,傳統媒體主要指的是書籍、報紙及雜志等印刷形式,平面設計通常是都是以二維的表現方式在傳統媒體中進行傳播,屬于傳統視覺傳達設計范疇。新媒體的出現逐漸代替了傳統媒體,其主要是運用先進網絡技術與各種交互式網絡平臺進行信息的視覺傳播,所傳遞的信息時效性高,內容的延展性更廣闊,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效果更具有沖擊力。
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媒體有著更加優勢的特征,主要包含了以下幾點:動態性、數字化以及交互式三個特點。在新媒體技術環境下使得信息傳播的實效性更強,傳統媒體只能做到單方面的靜態傳播,因此,在傳播的速度及其范圍會受到一定的制約性,使其不能達到預期傳播效果。但對于新媒體來說,數字化是其最為明顯的特征。充分利用數字化網絡信息技術能夠將不同的文字、圖像及各種聲音數據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我們所謂的大數據就是將這些網絡數據信息儲存起來的過程,它給平面設計和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數字化網絡媒體技術使得我們在信息傳播方式上發生了根本性的改革與創新。新媒體將作為平面設計主要的傳播平臺,這樣能使得平面設計的發展優勢最大化。隨著新媒體技術與現代平面設計相互融合的速度越來越快,需要從多角度深入探索新媒體與平面設計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為平面設計的現代化發展奠定穩固基礎,才能為其更加深遠的發展空間。
平面設計作品主要是需要通過媒介來完成其信息的發布與傳播。四大媒體是我們傳統的傳播媒體,而新媒體的出現,使我們除了傳統媒體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手機、等多種新媒體技術途徑進行傳播與發布。傳統媒體通過印刷媒體傳播信息,從信息的采集到排版印刷到讀者手中整個過程最快也需要24小時,使得信息會產生滯后性,而且信息發布方式也非常單一的一對多的傳播形式,而現代平面設計作品以新媒體為媒介,使設計作品的形式產生了新的生命力,以多種選擇、不同應用領域完成信息的發布與傳播。這樣在發布平面設計作品的同時也可以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完成接收與傳播的目的,使信息傳播的廣度與深度得到了增強,極具影響力。現在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經過等相關信息一般我們都是通過網絡獲得,在新媒體時代任何人都可以作為信息的發布者,發布者和接收者之間的也沒有明顯的界限。信息的發布與傳遞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電腦、手機等各種終端設備接收相關信息。在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時,網絡的傳播速度便更加凸顯出來。就拿2018年8月23日的高鐵上一男子霸占座位的事件,事情僅僅剛剛發生十幾分鐘,在網上就開始傳播開來,而電視臺新聞到第二天才在進行相關新聞內容的播放,從理論上說,網絡報道的時間基本可以在事情的發生的當下進行傳播,從這次事件已經可以明顯的發現,傳統媒體的發布和傳播速度要比網絡媒體慢很多。新媒體不僅具有傳播速度快的特征,還具有雙向互動和多維體驗的特征。基于此,新媒體改變了人們認知的方式也改變了平面設計的設計方式。這樣我們在設計作品時不僅需要考慮設計的基本要素,還需要考慮相關的新媒體技術。
新媒體時代的平面設計是凝聚了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等多種感官的立體、多元化以及互動性強的傳播方式。給人的感官性強。人們不在是被動的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快速地獲取信息,人們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進一步讓平面設計作品的視覺影響力更強。多媒體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結合不同種類的媒介形式,使信息呈現于數字終端設備的屏幕之上,可以主觀的進行畫面的擴大與縮小。信息的呈現也不像傳統媒體那樣,不再受版面大小的限制,使得人們的體驗更為直觀。
成功的平面設計作品通過畫面吸引受眾,引發受眾的注意,進一步產生購買行動,增加企業的的收益。新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平面設計作品充分調動觀者多種感官并存,通過觀者主動的參與和感受來達到信息傳輸的設計理念,展現出現代平面設計作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平面設計在這樣一個數字化時代,面對網絡等新媒體技術必然向動態、互動方向發展。
傳統媒體時代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線性和單向性。受眾只能被強迫接收,在整個接收過程中也無法左右傳播的內容、形式、進度等要素。信息的傳遞非常單一且不能作任何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藝術設計作品中所使用的元素是“固態”和“靜止”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信息的傳播。在新媒體狀態下,由于信息傳遞中已經加入了受眾的參與和交互使用,這就使得平面設計作品中的元素不再是“靜止”的,是一直在“變化”的。這種“變化”是傳統平面設計中看不見的,而這又正好是新媒體的重要特征,所以如何運用好這種特征,把原先傳統狀態下靜止的各類設計元素合理的搭配使之在新媒體狀態下呈現出更好的設計形象就成了現代平面設計所面對的重要挑戰。新媒體時代,平面設計實現了由靜態傳播轉向多元、立體、互動的跨媒體傳播,信息傳播的方式已經發生了重大變革。為適應當代信息傳播的要求,現代的平面設計作品已經不僅實在二維的平臺上展現,而更多的是在傳統設計技術上結合現代新媒體數碼設備逐步開始走向三維,并加入了聲、光、電等四維空間發展的裝置藝術形式。新型材料,互動技術,動態影像被廣泛運用,甚至在現代平面設計領域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引入了味道和溫度等設計因素應用到作品中,便于人們應用多次元的空間感受,實現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傳達。
新媒體在當代展現出了強大的力量,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開創的“跨媒體”浪潮就憑借科技力量在平面媒體、立體媒體、網絡媒體三維平臺中大放異彩。平面設計以全新的視覺傳達方式全方位、多途徑地展示立體的信息。
當下,隨著文化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明顯,在這種趨勢下,就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以及對內心行為的思考也越來越少。基于此,平面設計就要緊緊把握這種發展趨勢,在進行設計創意時,要將為大眾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作為主要任務,讓人們在放慢生活腳步的同時,更好的可以對內心行為得到正確的認知,做到真正的放飛心靈、找回自我。例如,國內一則保護自然環境公益廣告影視設計,其通過設計每丟一次垃圾就會有一種動物死亡的畫面切換來感染人們的內心,使人們能夠自主的參與到保護自然環境的隊伍中,進而使得人們心中的保護意識被喚醒,這則富有內涵的公益廣告設計緊緊的把握住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在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
受傳統媒介所影響,紙質平面設計在進行作品設計時,必須通過設計師對二維平面設計研究達到一定深度后,才能創新出新的設計作品,而這也激發了平面設計人員對新的表現形式的探索和開發。因為一般的的平面設計作品,時間長了,受眾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因此,平面設計師要有開拓創新的能力,創造出新的感官效果,讓人們可以通過多種感官效應來取得所需要的平面設計的信息。例如,一般紙質類的平面設計都會利用人們的視覺來進行平面設計信息的宣傳,其中,海報就是一種常用的宣傳手段。但是新媒體時代則需要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海報設計時,平面設計師首先需要利用先進的新媒體技術,通過調動受眾的多種感官效應,來設計海報,從而把可以看的海報變成可以“聽”的海報,這樣才能給人們帶來新的感官刺激,使之對海報宣傳信息有著有著更深層次的了解。
總而言之,在當前文化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推動之下,新媒體領域發展得越來越快,使得新媒體技術也日漸成熟,新媒體藝術也對平面設計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所以只有新媒體和平面設計之間二則相互融合,才能使平面設計就能在當今時代環境中得到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