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是每個幼兒園永恒的工作重點,特別是近幾年由于公辦和民辦幼兒園數量的不斷增加,年輕教師的逐步增多,一些辦園不規范、教師師德存在隱患的現象使幼兒園存在師德滑坡的風險。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作為公辦集團化辦園,規模在不停擴大,新教師比例占70%,同時有在編和聘用兩種體質的用人制度。唯有扎實加快推進幼兒園師德建設,提升廣大教師的師德素養,營造出良好的師德風氣,才能確保幼兒園的辦園質量穩步提升。我園立足實際,重視黨建、團建和工會的組織力量,以黨組織為核心,開展了形式多樣、重點突出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總結了一些經驗,正面引領促進幼兒園師德建設與發展,形成長效機制。
教師的崗位是平凡的,只有成為一名教師才能夠真正體會過程的艱辛。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當你還沒有學會用20種語調說到這邊來的時候,你是不能當老師的!”每一天孩子們都在變化,終身學習是教師永恒的目標。為了鼓勵教師積極投身到工作中,關愛幼兒,讓家長打消疑慮,取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我園首先成立了黨員先鋒隊。黨員先鋒隊的成員不僅包括黨員,還包括團員、非黨員的中層管理、骨干教師。首先加強政治學習、黨建學習,增強成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素養。通過關注“共產黨員”“江蘇先鋒”“南京黨建”“楓紅棲霞”等黨建公眾號,分享學習中央省市區各級政治建設要求,特別是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黨員、團員、中層骨干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政治思想的引領,提高政治覺悟、道德修養,以滿滿的正能量投入到工作中。同時提倡黨團員向其他兄弟園學習,取他山之石。其次,我園結合課題研究與十九大精神,開展了師德系列活動,如學習“感動中國人物支月英”“上海名師應彩云”的先進事跡,接受榜樣引領;開展師德朗誦、演講、宣誓、簽名活動,提高師德修養。這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榜樣,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家園合作在我園的師德建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幼兒園門戶網站與寶貝校園App中都設置了園長信箱,園內還專門設置了師德信箱,可以隨時接收家長的建議,方便家園進行溝通。其次,我園每學期都會發放《教師師德師風調查問卷》,旨在了解家長對我園師德建設工作的滿意度,并希望得到家長提出的寶貴意見。特別是黨員團員,每個學期都領先對家長開放活動,活動之前的所有策劃和準備都由我園的黨員和團員完成。如端午節來臨之際,舉辦“粽愛端午,粽情飄香”親子活動,我們充分利用“家長助教”的資源優勢,每個班邀請一位家長,給孩子們科普吃五紅、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習俗,孩子們和父母一起掛香囊、戴手鏈、點雄黃,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濃厚的端午文化氣息。每個學期,年級組先后舉辦了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們分別從生活活動、創造性游戲、集體教學、幼小銜接講座、午餐等環節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在這些活動中,黨員和團員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除此之外,我們還開展了如快樂慶中秋、關愛寶貝健康等活動。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我園的教育理念,感受教師的人格魅力。
我園特別重視建立師德師風的相關監督制度。這種監督之前,我園為每一位黨員的班級張貼了黨員示范崗的名牌,在幼兒園的宣傳櫥窗張貼了黨員和團員的每月之星表彰。“亮明身份,接受監督”的黨員和團員示范崗就是良好師德師風的引領和榜樣。在加強監督環節,我園還開設園長信箱以及園長接待日,當收到來自家長的投訴和舉報時,幼兒園立即啟動自查自糾,建立孩子、家長、教師、社會的綜合監督體制。除了每個分園開展師德師風調查,集團會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專項師德師風調查表,安排專人到每個園部隨機調查家長。這樣的問卷正式度高,有效性和可行性強。每學期末,開設師德標兵評選活動,經幼兒微信投票、家長師德滿意度問卷調查、教師評選等幾輪的選拔,最終評選出前3名教師。評選結果通過微信進行公示,提高了家長、幼兒、社會對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的監督和評價的力度。科學制定集團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在教職工代表大會上進行宣讀,并請各園教師暢所欲言,定期開展師德問卷調查。我園時刻關注幼教師德敗壞事件,思想上保持高度重視與警惕,師德建設要警鐘長鳴。
“好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師德需要教育培養,更需要教師的自我修養”。師德建設具有層次性、連貫性,更注重教師團隊力量的培養,需要我們不斷地發思、警醒。我們還要不斷發現與挖掘身邊的先進人物、優秀的黨團骨干,創設良好的氛圍,時刻引領所有教師在教育之路上堅定地前行。我園在以黨團員為核心的師德建設中創新了很多師德建設內容,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機制。
1.開展普法教育。法律是師德的保障,普法教育對教師的成長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為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法律意識,我園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專題”講座等活動,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和法律保護的相關內容。
2.成立共讀小組。我園秉承“思想引領實踐”的理念,重視內涵發展,通過不斷閱讀提升專業素養,形成“大愛”品質。過去幾年來,我園全體教師閱讀《幼兒教育的原點》《平等對話的力量》《教育的秘密》等書籍。在共讀的基礎上,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目,如《陳鶴琴全集》,并分為4個小組,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暢談心得。
3.舉辦師德演講朗誦比賽。我園舉辦師德主題朗誦比賽“愛在書香潤我心”,活動以“愛”為主題,是我園“暢美讀書節”系列活動之一。我園舉辦師德主題演講比賽“因為愛,所以選擇”,教師們向身邊的榜樣學習,用真心真意服務孩子和家長。演講者用事實告訴所有教師要擁有愛的能力,擁有陽光般的心態,才能在煩瑣而忙碌的工作中造就幸福人生。
4.尋找師德標兵。幼兒園開展“最美教師”師德標兵評選活動,從崇德、敬業、博學、創新等角度對教師進行評價,評選時全體教職工互相說一說自己身邊同事的事跡。評選結束后將獲獎教師的小事跡發布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
為探索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我園在所有教職員工的月考核、期末考核中加大師德考核的力度與權重,將師德情況與評獎評優緊密掛鉤,將師德師風、工作態度與收入緊密掛鉤,給教師以警醒,從外在激勵教師,強化教師行為,形成良好的師德修養。幼兒園將每一位教師的師德表現用檔案袋的形式進行記錄,每個學期鼓勵教師制定自己的師德學習對象、師德活動計劃,根據自己的計劃逐步進行落實。幼兒園還會對教師的師德檔案進行檢查和考核,對完成得好的教師進行適當的獎勵,對沒有完成的教師,采取個別談話、通知和提醒的方式,幫助教師自查自糾。在評優、評先、安排外出學習的各種活動中,對師德表現特別優秀的教師進行優先考慮。在形成的考核機制中,幼兒園每個學期都錄入考核的細則,規范幼兒園的師德考核,形成系統有效的評價機制。
在我園的師德建設過程中,黨團員先鋒小組高舉旗幟引領全體教師,明確了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確立和鞏固,從而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探索了師德建設的形式、內容、機制,始終堅持以黨員、團員的奉獻精神樹立高尚的教師形象,提升了孩子、家長、社會對學前教育的認可和滿意度,我園今后必將在師德建設的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