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婭
(四川省廣漢市三水鎮中心幼兒園,四川 廣漢 618300)
3-6歲的幼兒是語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也是提升幼兒的傾聽能力的最佳時機,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更有助于其語言表述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國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對幼兒教育的新要求“養成幼兒注意聽別人講話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幼兒傾聽能力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教師要針對當前階段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進行教學方式上的轉變,并利用幼兒愛玩的特性進行積極引導。
教師在幼兒教育中,首先對傾聽要有全面的認識,意識到傾聽對幼兒成長的重要作用,重視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在教學中不能在采用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方式,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語言理解能力較差,更不可能一直認真的聽教師講話,因此教師要利用幼兒愛玩和表現欲強的特性,加強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性,促使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并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針對幼兒目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在課堂中講述幼兒喜歡的事物,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就會積極去傾聽教師講述的內容,時刻注意傾聽教師的語言。因此,教師可以將幼兒喜歡玩的游戲搬入課堂,在游戲中提升幼兒的傾聽能力。在游戲中,教師與幼兒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教師不能單向溝通,要引導幼兒積極與教師溝通,并且在溝通中教師要掌握幼兒的具體情況,再進行對話內容的設置,確保幼兒能夠聽懂教師所說的話,并在游戲中學會傾聽教師的語言,進而加強與教師的語言溝通。另外,教師不僅注重幼兒傾聽自己表達的語言,更要學會傾聽幼兒所說的話,認真傾聽幼兒所表達的內容,才能提升師生之間的交流,這對幼兒傾聽能力的提升有積極的作用。
在幼兒教育教學中,只有幼兒愿意傾聽,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而為了幼兒愿意去傾聽,教師就要通過幼兒的興趣去激發他們的傾聽能力。在課堂中,教師首先讓幼兒了解傾聽是通過什么進行的?教師引導幼兒去認識自己的耳朵,引導的過程可以通過一個小游戲,教師首先向幼兒展示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然后讓幼兒熟悉自己的身體部分,再隨機說出某一部位,幼兒需要迅速指出是身體中的哪個部分,并不斷加快速度,這樣能夠鍛煉幼兒的身體與大腦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游戲結束后,對表現好的幼兒進行獎勵,并鼓勵反應稍慢的幼兒,最后再針對耳朵進行詳細說明,讓幼兒懂得保護耳朵,講述耳朵的作用,這樣就能激發幼兒的傾聽能力。
幼兒在游戲過后已經對傾聽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比如,傳話游戲,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詞語和句子,這些詞語和句子盡量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比如動畫片里的人物名,日常用語等,然后將幼兒們排成兩列,一列為一組進行比賽,教師將詞語或句子告訴第一位幼兒,然后幼兒講給下一位幼兒,依此往下傳,直到最后一名幼兒接收完并說出結果,結果正確且傳遞較快的一組獲勝;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數字游戲,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幼兒依據數字自行抱在一起,當教師說出“4”時,幼兒要迅速找到其他幼兒組成4人小組抱在一起。通過這些基礎小游戲,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學會如何去傾聽,并形成基本的傾聽習慣。
當幼兒通過一些基礎小游戲已經能形成初步的傾聽意識后,教師可以將游戲難度進行升級,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傾聽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聽音辯物”的游戲,教師隨機找一位比較活潑的幼兒,將他的眼睛蒙起來,然后向他描述一件物品,例如鉛筆,教師可以一句一句的慢慢的描述,描述結束后幼兒猜教師描述的哪種物品,猜錯可以繼續猜,教師可以增加描述,直到幼兒猜對為止。通過這個游戲,幼兒在蒙眼的狀態下,會更加認真的去傾聽教師講的話,為了猜出正確的答案,也會努力去傾聽。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動畫歌曲訓練幼兒的傾聽能力,教師要提前掌握幼兒們現階段普遍在看的動畫片,然后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中播放該動畫片的歌曲視頻,與幼兒一起觀看、跟唱,再引導幼兒用拍手的方式將歌曲的節拍打出來,可以帶領學生反復聽歌曲,再組織幼兒進行分組練習,最后每個組逐一打出節拍,打的最準確最好的一組教師要予以獎勵。通過音樂游戲,學生的傾聽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幼兒傾聽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漫長的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傾聽能力訓練,這樣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通過不斷的游戲活動有效提升幼兒的傾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