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石家莊市廣安大街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教育的核心素養是引領,一種精神上的引領。這種引領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一種思想激活另一種思想?!弊x著這段話,教育轉化我班子豪的一幕幕又浮現在了眼前:
“老師,這是我的作業,您給我看看?!弊雍雷孕哦鴼g喜地走到我面前。看著這張充滿自信的臉,我拿起了筆。
“不錯!還要繼續努力??!”我批了一個紅紅的“A”。望著他高興地走回座位的背影,我眼前又出現了那個曾經哭著鬧著說什么也不進教室的小男孩……
二、三年級時,子豪是我們班典型的“學困生”。性格上膽小、自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即使被老師提問也因緊張而說不完整話。反映慢、理解能力差,對知識不能理解變通。而且,課堂上的他注意力不夠集中,課下作業書寫潦草,且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在班里也不活躍,沒有什么好朋友??墒牵诩依铮捎跔敔斈棠棠鐞?,卻是個“小霸王”,說一不二,脾氣很壞。爸爸媽媽不能催他寫作業,一說就翻臉,還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發脾氣不出來。個人自理能力也較差,而且依賴心理嚴重。記得他的媽媽三天兩頭的給我打電話:
“老師,怎么辦呀?子豪又不上學了,他昨天的作業沒完成?!?/p>
“老師,這個孩子我管不了啊,因為寫作業跟我大吵了一架,把自己反鎖在屋里,誰叫也不開門!”
幾次之后,我意識到這個只有8歲的孩子有了厭學的情緒。我必須要改變方法,也得指導家長配合我一起改變方法,才能讓他重拾上學的信心。
首先,和他談心。我把他請到辦公室,請他面對面地坐下來,溫和的與他談心。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抓住他做值日積極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告訴他愛勞動的孩子是值得老師信任的好孩子。并就他爸爸在春游時給班級拍的合影照片表示感謝,請他向他爸爸轉達老師和同學們的感激之情。在他對我產生信任感后,就作業與他協定,拼音本,橫格本必須完成,語文同步上的作業哪個不會附一張紙條寫清不會的原因,但會的必須寫,老師就不追究了。我告訴他這是他和老師之間的秘密,是老師對他的信任,可千萬不能讓老師失望。還告訴他,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談心后,我也隨時對他進行關注。上課時,選擇一些他會解答的問題多讓他回答,只要答對就馬上表揚他。每次的作業,也會寫上幾句或鼓勵、或肯定的話,改作業時也會默默地多關注他,或給他再講一遍。多次的鼓勵與肯定,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在后面的學習中,他從內心輕松了一些。不過,我知道,轉變一個從內心不想學習,恐懼學習的孩子,路還很長。
第二,家校聯系。通過家訪,電話聯系,或家長到校面談等方式,我把子豪這幾年來的學習情況、性格、與人交往的發展狀況以及他的智力發展分析給家長聽,勸說他的爺爺奶奶少溺愛,不縱容,希望他的父母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到圖書館看看書,和孩子一起參加學校的活動,問問孩子在學校和誰關系比較好等等,及時了解他的學習、生活情況。建議他們綜合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夠達到的目標,并幫助他去實現這一目標。還要注意觀察他實現目標后的表現,及時調整,循序漸進。這樣促進了家長與孩子間的溝通,有利于減輕孩子與家長溝通時的緊張感,消除家長和孩子的隔閡,同時也能幫他樹立自信心,增強自尊心。
第三,同學關心。與他朝夕相處的是同學,所以我也讓一些學生參與到幫助他的活動中來。首先我安排一個和他合得來又樂于助人的優秀學生做他的同桌。這樣當他有困難時,同桌就能及時、有效地幫助他。同時,也能讓他在與同桌交往的過程中放開自己,打開心扉,逐漸融入班集體。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他走好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這一招很有效,他和班里的學習委員付成很快成了好朋友,經常能夠看到他倆一起做值日,一起玩耍。交了朋友的他不孤獨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而且,人也慢慢的變得活潑了。
第四,尊重、鼓勵。后進生心靈深處的“內傷”很大,他們期待渴望的是教師和同學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隨著他心扉的逐漸敞開,五年級時我讓他代表班級和他的好朋友一起負責學校圖書吧的管理,他的表現讓我另眼相看,那股負責、認真的勁頭也贏得了書吧老師的贊揚。隨著我對他的觀察,我又讓他進入“國旗班”。我發現他訓練的很認真,從不嫌煩,不說累。每當輪到我們班升國旗時,他都到的很早。班會課上我表揚了他的這種責任心、上進心,看著他眼里閃爍的亮光,我知道他已經把這個班級放在了心里。不僅如此,他的學習態度也端正好了,成績也逐漸穩定下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薄=處熢谄綍r要多鼓勵后進生,讓他們知道,人存在著巨大的潛能,要靠自己去開發、去努力。要多用“你能行”逐漸使后進生在潛意識里堅信“我能行”。
現在的子豪已經是一個自信、陽光的男孩,在班上人緣很好,臉上常常掛著微笑,人也精神了很多。家長反映雖有時還會亂發脾氣,但能主動與父母談學校和學習上的事了,學習的主動性也高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是輕而易舉的,教育也并非萬能的。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耐心,認真地去認識他們,理解他們,將濃濃的愛心撒向他們,他們就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