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已有30多年歷史,擁有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業技術教育國際交流分會理事長單位、中國—東盟職教合作聯盟、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等高規格的國際交流平臺與資源,與世界職教院校聯盟(WFCP)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余家境外職教組織和院校保持著穩固的聯系,獲得過全球職教界的最高榮譽——世界職教院校聯盟卓越獎“應用研究與創新”金獎。
2018年,我本人主持申報的成果“標準對接 項目鏈接 課程銜接:高職國際合作教育范式探索與實踐”獲得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這標志著我校在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應用技術型高職名校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我校堅持“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有特色高職名?!钡霓k學目標,依托教育部中美人文交流項目,與北美、歐洲的發達國家進行國際合作,開創了江蘇乃至國內職業教育“引進來”與“走出去”國際合作培養模式先河,為中國職業教育走向世界職教的中央,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提供了有效的實施途徑。成果歷經學習借鑒、實踐探索和質量提升三個階段的發展,隨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了“引進來”“走出去”高職教育國際合作新階段,創建了高職國際合作教育范式。
在多年的國際合作教育實踐中,我校與國外院校、國內外跨國企業共商、共建專業標準,將國內外專業標準、教學標準與跨國企業標準對接,構建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成果與美國、德國的應用技術院校和西門子等跨國企業進行專業標準對接,開發機電一體化等國際化人才培養專業標準9個。通過“引進來”學習借鑒、教改項目研究支撐、優化資源形成新的國際化專業標準,服務“走出去”項目,探索“標準互通、資源共享、層級遞進”項目化鏈式運行機制,將“中美物流”等18個“引進來”合作辦學項目,“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贊比亞分院”等3個“走出去”項目,西門子、華為等26個國內外“跨國企業合作項目”有機鏈接,創立國際化專業教學的有效途徑。開展課程銜接、學分互認合作培養,實現四方主體共商專業標準、共建課程資源、混編師資團隊,建立技術聯盟,開展國際伴隨式的教學模式。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應用型院校共同開發“南工院國際合作通用教學資源”9個專業140余門課程,主持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
學校扎根本土,定位國際,豐富了黃炎培“大職業教育”理念;創建了“標準引領、項目支撐、課程銜接、資源集成”的專業國際化建設模式;創立了“引進項目、教改項目、輸出項目”的項目鏈接工作機制。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也存在一些困惑:在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跨國分段人才培養、“引進來、走出去”和學生大規模輸入與輸出等方面難以實現全方位突破;由于校情不同,中外合作成果發揮示范作用小,國際合作成果轉化和輻射程度均較低,促進國內同類專業國際化教學水平不夠;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完全融入課程教學、“落地”教學規模及層次提升相對困難。因此,該項目成果的應用應遵循教育規律,不能過分關注合作形式,應重視國際合作的實質性內容,關注職業教育的專業標準與國際教育教學標準、國際企業職業標準的吻合度;應注意專業標準、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基于國際教育教學資源的課程體系滿足企業崗位職業能力需求,形成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專業建設標準;應注意動態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構筑適應本校的國際化專業教學與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