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成果,我們倍感欣喜。高興之余,我們總結項目成果之所以能被業界同行廣泛認可和高度肯定,在于其既著力踐履“現代學徒制”的無錫商院實踐樣本,是全校師生長期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道路上的探索和總結,是對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的高度凝練,又牢牢抓住“商貿職教集團”這一有力有利有效的平臺;在于成果既高度契合了國家對大國工匠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呼喚和剛性需求,又很好地印證了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的“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戰略舉措。
展望未來,我們更加期盼。為切實做好該成果的應用推廣及后期學校其他教學成果獎項目的申報工作,我認為學校仍需砥礪前行,不忘初心,固本強基,輻射帶動,夯實做細“五注重、五強化”。
一是注重凝練特色,強化教學中心工作。回想該成果的實踐歷程,起始絕非源于國家級教學成果申報通知的發布,不是突擊式的“凝練”,實踐過程著實歷經一番“寒徹骨”。本校的經驗,教學成果的發掘應首先有意識地圍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方法、教育教學改革、創業創新創意、教學質量保障、優質資源共享、實踐育人等教學中心環節搜尋有價值的問題;其次,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方案并執行之,在執行中留心積累過程性材料,總結并提煉拔高;再次,在評估和檢驗實施成效后力求應用和推廣;最后,在申報之時進一步凝練特色,確定成果類型,填報申報材料。至于獲獎,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是注重積極實踐,強化理論支撐。只有著力于重大實踐問題的項目,致力于深改攻堅接地氣的項目,方可契合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評獎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學校現代學徒制項目始于2008年5月,完成于2013年9月,實踐檢驗時間有4年半之久。其間學校承擔該主題各級各類相關課題研究達20余項,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相關主題學術論文60余篇,構筑了現代學徒制理論研究的良好生態。實踐需要理論支撐,理論亦在實踐中得以提升。該獲獎成果的誕生是實踐與理論研究交相輝映的一個結果。
三是注重推廣經驗,強化形成標準和模式。我校為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在“訂單培養”和先行先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實踐創新方面有著優越的基礎條件。學校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經驗中發展創新,在創新中優化做法,一輪輪,一遍遍,不滿足,不停留,革故鼎新,嘗試完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標準和模式,實現了全國商貿職教集團內商貿類專業教學標準制定、企業植入課程標準、門店巡店督導崗位標準、學徒考核與評價標準的銜接和統一。
四是注重開放協同,強化產教融合。當前,在“雙高計劃”建設奮戰正酣的大背景下,在全國商貿職教集團的大平臺上,學校依托眾多有教育情結的企業扎實推進現代學徒制項目。校企雙方勾連互動,產教深度融合,高度契合了“雙高計劃”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核心任務和內驅動力,有效助推學生成長路徑實現“就業面向橫向協同、職業發展縱向貫通”,協同育人成色十足。
五是注重打造標志性成果,強化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們的項目成果創新點之一是創立了基于職教集團的商貿類專業現代學徒制“23446”人才培養模式,確定了雙方主體,約定了三方協議,選定了四大要素,厘定了四種權益,界定了六個環節。這一標志性成果是個不斷發展的框架,是變動不居的,勢必在未來鮮活的實踐進程中得以不斷優化和改進。但學校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口,致力于形成現代學徒制運行管理典型范例,傾力辦最適合的職業教育的初衷將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