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登敏
(遵義市生態環境局綏陽分局,貴州 遵義 563300)
提高全民生態意識、環保意識,一直都是新時期的環保宣傳工作的目標。創新環保宣傳教育工作方式,適應新時期環保宣傳教育新形勢,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將宣傳的對象從中青年轉移到了青少年身上。因此環保部門更應該結合當代的時代特點為當今的人民群眾創造屬于自己的環保宣傳方式。
如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一件事件的發生到傳播可能僅需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達到全民皆知的狀態。與其等待人民群眾揭發某地環境污染嚴重而引起的社會動蕩,不若利用新興的媒體(小視頻、微博、微信等渠道)來引導全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監督重點污染企業,引導社會輿論,維持社會穩定。
環保意識其實一直根植在人民群眾心中,但是一旦涉及到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具體事件,人民群眾總會下不了決心。雖然近年來群眾的環保意識高漲,但是實際上并沒有意識到關系人類長遠發展的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等問題甚至是日常見到的垃圾分類、汽車尾氣等問題大家也是視而不見。并且公眾的這種一腦熱且缺乏科學分析環保問題的現狀極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因此環保部門必須加大科普環保教育的力度。
2014審議通過的《環境保護法》修訂法案,將環境保護提高到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其實這就是社會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但是對于環保部門來說如何實施其實主要是強化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使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自從2019年垃圾分類成為最新的熱詞之后,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有意識的關注垃圾分類。自今年暑期上海開始實行嚴苛的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這個名詞被廣大網友“段子化”,普通民眾都開始關注如何垃圾分類以及為什么要垃圾分類等民生問題。如今的普羅大眾對于健康問題一直都十分熱衷,環境問題影響健康,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因此相關部門更需要強化環保宣傳教育,化解社會輿論造成的危機,動員人們參與到環保活動。
隨著我國的經濟飛速的發展,傳統的提高公民對于環境的環保意識的宣傳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環境敏感的新形勢了。因此環保部門應該注重提高人們分析和科學認識環境問題的能力,培養公眾科學、理性的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避免人民群眾被不良輿論影響,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當代民眾既不缺乏環保意識,也不缺乏環保法律意識,缺乏的是對環保自覺性。因此,對于環保宣傳教育更應該結合道德素質,引導公眾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讓人民群眾自覺提高環保責任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傳統的宣傳教育方式會選擇通過發傳單、發周邊產品或者組織環保相關學習的方式,雖然能夠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卻輻射范圍比較窄,且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比較大,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是現有的環保宣傳教育技術手段和技術設備都不夠先進,而且缺少宣傳資金籌集機制,所以造成目前的宣傳困境。筆者認為有錢又有錢的辦法,沒錢又沒錢的對策。
雖然環保宣傳冊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造成了浪費,傳單的閱讀量遠遠不如開展校園活動、知識競賽,環保知識進社區、學校等宣傳活動來的快速和直擊人心。環保宣傳活動不應該只靠物質上的傳播,其實可以以一帶多射線狀的影響他人。可以選擇創建環保知識公眾號,開發垃圾分類或者環保知識小游戲讓人民群眾PK回答問題等方式,將傳統的刻板的宣傳方式轉變成有趣好玩的知識競賽。讓環保變成一種潮流,讓大家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除了建立相關環保知識的科普的公眾號,微博賬號之外,相關部分也應該加強環保部門的網站建設,及時發布準確的官方信息,打破不實謠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和民眾之間交流互動,解答環保技術問題。
信息時代的輿論可以讓一個人迅速走向人生巔峰,同樣也可以讓一個人掉下深淵,環保部門應該抓住當今時代特點,建立全方位的環保輿情監測體系,避免影響社會安定的不良因素出現。同時面對一些突發事件,環保部門也應該有一定的應急措施,可以精心策劃、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將官方的信息通過各路媒體全面報道出去,避免了因信息混亂造成的公眾恐慌等現象,也可以是提高環保宣傳教育影響力。當前是市場經濟的時代,環保部門不能關起門來做事,可以利用市場資源,與一些環保公司或者企業合作,達到環保和經濟雙贏的目的。
信息時代對于環保宣傳來說既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為了實現提高全民環保道德素質和環保意識,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我們更應該堅定宣傳的目標,融合新時期的特點,抓住環保特點,多途徑宣傳環保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