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紅
(濟南齊魯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
做好新形勢下國企執紀審查工作意義重大,是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的必選之策,也是解決國有企業一些突出問題的現實需要。
濟南市一季度市屬國企業執紀審查總結來看,當前,國有企業執紀審查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目前,不少企業負責人害怕辦案影響企業的穩定和發展,害怕辦案影響企業的績效考核,害怕辦案影響企業的社會形象和上級對國企領導人員的評價,造成企業不愿辦案或者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二是目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績效考核中比重不夠。國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年度績效考核中占比較輕,對企業績效考核評價影響不大,甚至無關痛癢,引不起企業負責人的足夠重視。
三是國企紀檢監察工作機制不暢。《黨章》規定對紀委機關實行上級紀委和同級黨委雙重領導。而實際情況是,在國有企業,國企的最高權力機構是黨委會,決定本企業一切大小事務,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是名副其實一把手,國企紀委書記是黨的基層紀委單位,任命形式雖然有企業黨委會任命和市委黨委直接派駐兩種,但目前仍以企業黨委會任命為主。在國企,同級黨委對紀檢監察組織享有絕對支配權,由企業自主任命的紀委書記,往往受一把手制約限制,也就是說屬于國企黨委書記管轄,是他的下屬。
四是國企執紀力量配備不夠。目前國企紀委書記大多數都是由黨委副書記兼任,一般還兼任所在企業工會主席,甚至有的還分管其他具體業務工作,造成專職不專用,精力分散,有心無力。國企各級紀檢監組織的紀檢監察人員配備嚴重缺乏,很多子公司都沒有專門的紀檢監察職能科室,部分企業雖然選配了紀檢監察干部,但存在不少掛名的現象,一般不參與紀檢監察工作。
五是國企執紀審查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不夠。目前國企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大多數都存在專業技能和工作經歷與執紀審查工作要求差距較大問題,企業紀檢監察人員往往想辦案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想辦案卻不知道如何才能辦成鐵案。企業紀委辦案人員的業務技能比較弱,談話水平、搜集證據能力不夠高,財會賬務、法律法規等專業知識欠缺,辦案水平不高,在企業自己獨立查辦的案件中,存在不少問題和隱患,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辦案人員能力不能滿足執紀審查工作需要的矛盾日益凸顯。
六是國企紀檢監察人員思想不穩定。在工作上,由于國企紀檢監察組織專業人員相對較少,工作任務繁重,紀檢監察人員工作很辛苦,所從事的工作又往往是“栽刺不栽花”,“出力不討好”,在查辦案件時,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
除了上述六個方面外,當前國企在執紀審查工作中還存在著發生在身邊的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
探討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國有企業執紀審查工作,筆者認為應當在上面存在的問題中尋找對策。
加強紀律建設,推進“兩個責任”有效落實。一是加強國企黨的紀律建設。要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行為,動真碰硬嚴肅執紀問責,堅決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嚴格執行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生活紀律,嚴肅查處目無組織、欺騙組織、對抗組織行為。
二是針對企業制定更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評價制度和評價標準,真正實現黨委和紀委各負其責、互相監督。辦案的壓力要充分傳導到企業一把手,消除紀委書記后顧之憂,讓企業紀委書記把查辦案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來抓,切實做到想辦案、肯辦案、敢辦案、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堅決查處各種違紀違法案件,堅決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使命。
三是針對國企協調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激勵企業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投入更大的力量。探索對國企效益考核時剔除辦案影響和黨建投入因素,讓企業尤其是完全市場化競爭激烈、微利行業的企業愿意投入更多的人財物,支持黨建工作和紀檢監察工作,配齊配強專業紀檢監察人員,使企業紀檢監察組織想辦案、能辦案、辦成案。
四是推動國企針對企業紀檢監察人員更加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制度,解除后顧之憂。從個人收入、政治待遇、職務晉升等方面努力實現責權利相一致的原則,權責對等,充分調動國企紀檢監察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是堅定“零容忍”決心不動搖。通過向十八大以來不收手、不收斂、頂風而上的人和事亮劍,形成反腐敗的壓倒性態勢。進一步推進“四種形態”落地生根,企業各級紀委要把落實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從“管少數”向“管全體”轉變;從“抓大放小”向“抓早抓小”轉變,做到管黨治黨無例外,管企治企全覆蓋,小過即問、小錯即糾,使黨員干部感受到紀律的嚴肅性和組織的溫暖。
六是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紀檢監察人員的業務技能。上級紀委要進一步加強結合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實際情況開展的專門培訓,對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明確國企紀檢監察工作工作目標、任務、要求,找準提升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重心和著力點,為提高紀檢監察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工作水平發揮積極的作用。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國家經濟和社會結構產生了新的變化,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大。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組織只有堅持突出執紀審查主業,修復企業政治生態,才會更好地為國企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