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第五中學 周紫娟
微課是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托的現代課程,短小精悍,時間集中于5到10分鐘,但是又內容精煉,直奔重點,深受師生喜愛。在近年來的各學科教學中,很多教師嘗試將微課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未能實現微課與課堂的融合,出現插入的生硬等,本文即針對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的運用展開討論,以期為日后教學工作作出啟示。
將微課運用于初中語文課堂,具有積極意義,符合新課標發展需要,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此進行概括整理:
其一,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近年來,許多教師對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作出了嘗試,如將微課運用于課前的預習,幫助學生養成了預習的習慣,避免了單純自主讀書的盲目以及枯燥等情況。微課的出現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驚喜,這也是微課快速普及的原因。
其二,微課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掌控能力,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自主的學習,逐漸成為自身學習發展的主人。新課標始終強調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但是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尚未完成對學生主體讓渡的工作,這也對教學工作造成了困惑。微課的出現提供了這種讓渡的可能,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三,幫助課堂教學發展。在微課的幫助下,翻轉課堂等更為豐富的教學組織形式得以實現。在課堂中,微課的出現也能發揮吸引學生關注、強調重點、實現主副課堂等多種情況,全面豐富課堂,為課堂增色,這些都是傳統課堂所不具備的優勢,在現代教學工作中逐漸顯現出優勢。
將微課運用于課前預習,是指教師為學生錄制微課,并提供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完成預習工作。運用于預習的微課應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與啟發性,能夠吸引學生去進一步的閱讀,去找尋答案等,并且配合教材內容,實現預習工作。在微課運用于課前預習中,可以作出進一步的發展,嘗試推進翻轉課堂,實現學生在課前的學習,在課中的討論,講課堂時間真正的交給學生。就語文學科而言,本身就是一門開卷有益、百家爭鳴的學科,以微課傳遞基礎知識,在課堂啟發學生思考討論,不失為一種適宜的教學方式。
將微課運用于課中講解,就是真正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找到微課與語文學科教學融合的契合點的實踐。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微課出現在課堂中,更是要讓微課與語文課堂融為一體,真正的成為課堂的增色劑、助推力。運用微課進行導入,能夠豐富課堂,將更為豐富的情境帶入到課堂中,快速吸引學生關注。在講解知識點時運用微課,能夠發揮強調作用。微課本身言簡意賅,直奔主題重點,起到強調的作用,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在課堂中微課的巧妙運用,使得課堂更富變化,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有別樣的感覺。
微課運用于復習有兩種情況,一是將微課運用于復習課堂。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情景重現前面講過的知識,即運用微課將前面學過的知識再次展示出來,實現前后知識的結合復習等,逐漸幫助學生構建復習網絡。二是微課在課下的學生自主復習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個人在家中,每個學生的薄弱點、盲區等都不同,此時充分運用微課,能夠對自己的知識點進行補充,有針對性的完善自己的教學。即使在課下,學生也可以針對教師當堂講解之后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再次復習,完善自己的學習。
巧妙運用微課教學,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準備:在備課中,教師要作出準備,微課插入在哪里,目的是什么,怎么插入等,每一個細節都是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與探究的。在微課的準備中,教師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微課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有很多資源可以從網絡上進行下載,但是下載的資源未必是最適合本班級學生的,作為教師要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為學生錄制微課視頻,以服務于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展開教學,需要充分尊重語文學科的課程特點,推動教學的發展。微課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特點在于:進行拓展,語文學科涉及我國傳統文化知識,有大量值得拓展的內容,需要教師利用微課進行補充,而這部分資源的找尋等,都是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其次,是微課的設計與選擇時要充分注意美感。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具有較強的美感,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關注到微課設計的人文性與藝術性,將其人文特色充分展示出來。
微課的出現,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語文學科想要乘其東風,必然要與之適應。初中階段語文教學進入到新的階段,更加側重于對學生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全面培養中,充分運用微課展開補充發展,能夠極大提高 教學效率,推進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