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區第一小學 王文革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如何培養低段學生的寫話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低段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
在低中段教學銜接時,教師往往有這樣的困惑:一、二年級語文學習的教學重點是字、詞、句的訓練,雖然教材編排了口語交際和簡單的寫話內容,但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停留在寫句子、寫片段的水平上。而緊接著的三年級習作教學有了成篇表述的要求,這樣的轉換,教師和家長都感覺跨度大。如何讓說話向寫話有效地過渡?是每一位教師都在積極思考的一個問題。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積累,對低年級的閱讀,也有了明確的要求:“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小學低年級,重在字、詞、句的積累,我們的教本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師就應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夯實學生的基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學生寫出一篇好文章,學生就必須有豐富的語言材料。豐富的語言材料是靠后天的積累,出口成章,才能下筆成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文中優美的詞句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感悟,還要讓學生注意吸收,化為自己的營養。如《荷葉圓圓》這篇輕松活潑的散文詩,結構清晰,語言清新淡雅并且充滿童真童趣,是進行朗讀指導,培養語感的優質資源。教學時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發現語言文字的美,學生在朗讀中聲情并茂,自然而然地積累了語言。又如,學習完古詩《靜夜思》后,扣住“思鄉、”引導學生拓展、積累思鄉的詩句,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也思念家鄉和親人,會吟誦哪些詩呢?”學生聽后紛紛舉起小手,有的吟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有的吟誦張籍的《秋思》,有的吟誦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以思鄉主題,引出一組思鄉古詩,讓學生在學習一首詩時,積累更多的同類古詩。
結合課文內容的拓展積累,既鞏固了文本自身的語言積淀,又吸收了豐富的語匯,使得孩子在不斷的、反復的語言運用中充分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想說愛說是寫話的前提,會說才是教學的目的。學生都想說,但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口語表達有困難,有時不知道如何去說。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有意識地進行指導,教給學生說話的方法。
觀察是說寫的基礎,對周圍的事物只有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才能說具體。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時,讓學生明確,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課間十分鐘讓同學們觀察大家在干什么?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有序地說,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小動物,教師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可以從頭到尾,也可以先整體后局部,觀察時要抓住小動物的特點進行觀察。教學中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明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學生不僅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且言之有理。引導學生觀察事物,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把話完整的說出來,再寫下來。 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有計劃地開展一些思維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如課間我經常組織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們說話的興趣。如“老鷹捉小雞”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游戲,游戲中我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并說出老鷹是怎樣捉小雞?捉小雞時的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小雞又是怎樣躲避老鷹的?由于學生身臨其境參與體驗,自然興趣盎然,說得特別精彩。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春天到了,我抓住春游這個契機帶孩子們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激發孩子們對春天的喜愛,對家鄉的贊美。結合口語交際《夸家鄉》,讓學生夸家鄉的美景,夸家鄉的物產等。由于低段孩子說話缺乏條理性,因此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如:我的家鄉在________,是一個________的地方,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現在我來為大家介紹________吧。介紹家鄉的物產,要求說出物產的形狀、顏色、味道。介紹家鄉的美景要求說出家鄉的位置和美景的特點。張宇桐同學這樣說道:我的家鄉在淮南,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有壽縣大救駕,有八公山豆腐,有淮南牛肉湯……現在我來為大家介紹八公山豆腐吧。八公山豆腐聞名中外,它白白的,嫩嫩的,吃到嘴里味道鮮美極了,讓人越吃越想吃。這位同學剛說完,一位男生迫不及待的舉起小手把豆腐的來歷也說了出來。介紹家鄉美景時,周怡杉同學這樣說道:我的家鄉在淮南,是一個景色迷人的地方,有歷史悠久的古城壽縣,有風光秀麗的山南新區,有人杰地靈的八公山……現在我來為大家介紹風景如畫的南塘吧。南塘位于八公山腳下,群山環繞。南塘的水真清啊,清的能看見魚兒在水里歡快地游來游去;南塘的水真綠啊,綠的仿佛是一塊碧綠的翡翠;南塘的水真靜啊,靜的仿佛是一面大鏡子。一陣微風吹來,令人神清氣爽。站在長廊里,舉目遠眺,南塘的美景盡收眼底:果園里,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比美,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五顏六色非常美麗。田野里,油菜花開了,金燦燦的,引來蜜蜂在上面翩翩起舞,不由得讓我想起“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這句詩……這位同學還沒說完,教室里立刻想起了雷鳴班的掌聲。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學生們不但敢說,而且愛說也會說,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說話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為了讓低段學生善于寫話,樂于寫話,我們要利用一切機會,采用不同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真正為孩子們的寫話架起一座美麗的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