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開學在即,雖然還在暑假期間,但我們已經忙碌了快半個月。為了放松一下,我邀請幾個同事小聚,地點選在學校不遠處的音樂餐廳。之所以選那里,是因為那家音樂餐廳有我20年前教過的一個學生高原駐唱。聽說高原唱得很好,學校不少老師是他的粉絲。晚上8:00,我見到了略有些發福的高原,他穿著一件非常普通的T恤。未見他之前,我對搖滾歌手的想象是“酷酷的”“另類的”“放蕩不羈的”。我覺得,他們應該頂著一頭五顏六色的頭發,扎一個或若干個小辮,身上畫著文身或刺青,衣服上有幾個破洞,扯著嗓子,搖頭晃腦地唱歌。而站在我面前的高原,不還是當年那個身穿校服、憨憨的小伙子的模樣嗎?
高原是我帶的第一屆學生,已過而立之年的他見到我,竟還露出一絲學生見老師的羞澀,似乎怕我提及他在學校的那些“糗事”。得知我不能等到10點他的演出時間檔時,他提出讓我立馬點歌。這是何等的殊榮啊,我一時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和臺上的歌手悄聲說了幾句,就帶著小伙伴們登臺了。整個樂隊連他5個人,4男1女,著裝樸素得和搖滾這種時尚音樂半點也搭不上邊。其中唯一的女孩約莫才20歲出頭,高高瘦瘦的,一頭飄逸的長發,白T恤+牛仔褲,手里拿著一把電吉他。我記得高原在初中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黃家駒,喜歡Beyond樂隊,甚至到了癡迷的境地,一下課就“海闊天空”地唱。他的成績始終不好不壞、不上不下。那時的我雖然年輕卻很傳統,覺得學生還是應該好好學習,把唱歌尤其是唱搖滾看成是不務正業。時光倒流,我似乎看見當年的自己在“苦口婆心”地規勸他不要“玩物喪志”。真沒想到20年過去了,他最終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走上了音樂這條道路。歌聲中,我眼里泛起了淚花,作為老師,最幸福的事莫過于看見自己的學生自立自強,從事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獲得他人的尊重。
故事說到這似乎該畫上句號,其實不然,故事才剛剛開始。
新學期開學,經過兩個月假期的放松,學生們好像也放松了不少:校服不好好穿,不僅發型不符合學生守則要求,顏色也是五顏六色,一些女生們甚至直接帶著火紅的嘴唇和黑黑的熊貓眼就到學校來了……校長室、學生處,大大小小會議都在談抓常規、抓學生的儀容儀表。但在我看來,如果沒有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美的內涵,光靠說教、懲罰是治標不治本。我不想每年都像一個愛嘮叨的老婆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叨叨這幾件事情。我想,我們得有些改變了。作為教師,我能夠理解這個年齡段學生張揚個性的需求,他們希望通過他們所認知的方式來體現存在感,獲得同伴的認可。但學生把丑當成美、把庸俗當成時尚這樣的審美觀,教師是有必要進行引導的。這時,我想起了高原,想起了他的搖滾樂隊。我想在校園里開一場搖滾音樂會,讓學生看看搖滾歌手的言行舉止、對理想的追求、對音樂發自內心的熱愛。
借偶像來說我想說的話,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美好,但實現起來還是有一些困難的。首先是高原樂隊的演出費用,其次是演出的設備,而且在校園里開搖滾音樂會,學校會不會同意還是個大問題。不過,活動后續的發展證明了我的這些想法完全是多慮了。當我把我的想法提出來后,很快得到了學校和同事們的支持;當我嘗試著把我想在校園里開搖滾音樂會的想法和高原說了,他也是滿口答應。而音響設備問題也很快被一個畢業后自主創業的學生解決了。
就這樣,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9月26日下午,高原的樂隊給師生們獻上了一場高水平搖滾盛宴。《不再猶豫》《一生所愛》《光輝歲月》等經典搖滾歌曲回蕩在校園的上空,熟悉的老歌、深情的演唱、震撼的音響效果……樂隊的精彩表演不時掀起高潮,大家用掌聲表達對演出的喜愛。演出中途,樂隊成員還和學生進行問答互動:有學生覺得他們作為搖滾歌手,穿著打扮絲毫不另類;還有學生提出如何平衡興趣與學業的關系等問題。高原對大家的提問一一解答,已是一個父親的高原的回答和我的預期不謀而合。他認為對藝術的追求不在于外在形式,不是用另類吸引關注,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并經過時間的積累、積淀,把自己融入藝術之中,成為它的一部分。我看見臺下有學生點頭,有學生陷入沉思。
這次活動帶來的后續影響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一開始,我只想學生能遵守校規校紀,能按中學生規范穿著打扮,但結果卻延伸出了學習與愛好的平衡、理想與職業的選擇、參加演出的盲人貝斯手自強不息精神等等。每一件事情都發生在這次活動中,每一個點都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素材。
我希望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學習不僅掌握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能成為一個熱愛生活、有較高審美情趣的人;我希望通過學校的教育能讓學生實現真的探索、接受美的熏陶、引導對善的追求。那么,用什么樣的形式、開展什么樣的活動能發揮最佳效果?這是值得我們所有德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以這場音樂會為起點,后期我們又開展了“讓中國傳統花道美學綻放花樣年華”插花藝術欣賞,“以絲為之,永不凋零——絨花”非遺傳承體驗,“誦讀中華經典,共鑄中國夢想”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在一次次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活動中,學生們的行為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化妝的學生少了,懂禮貌的學生多了;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少了,積極參加活動的學生多了;沉迷游戲的學生少了,參加學歷提升的學生多了;教師們臉上的笑容多了,怨氣少了,師生的關系更加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