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中原王新星張海艷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層面質的規定性,凝聚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價值表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為“為誰培養人、培養怎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提供培養途徑。因此,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作為立德樹人主陣地的學校和班級,其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落實情況又如何呢?
本次研究在南京市一所高中及一所完中隨機選取了每年級的1個班級,計9個班級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發放413份學生調查問卷,收回問卷401份,有效問卷392份;另選擇兩校76名班主任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76份班主任調查問卷,收回問卷76份,有效問卷76份。班主任教齡15年以上11人,10—15年29人,5—10年20人,5年以內16人。
48.6%的班主任能夠在工作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40%的班主任能夠熟知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5.7%的班主任處于保持記憶階段,1.3%的班主任有模糊印象。98.9%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8.6%的學生了解程度一般,70.3%的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了解。
班主任均認為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但超過7成的教師認為有必要配備專職教師;約9成的學生認為需要開設思想品德課程,有必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大多數班級內有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環境布置;班級內部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的班級制度;大部分班級有道德品行類的榜樣評比活動;班主任的工作計劃中大多包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規劃。

60%多的班主任經常開展,接近40%偶爾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愛國、誠信、友善等),班主任也非常關注學生道德養成,接近76%的班主任經常與學生交流道德養成方面的話題。
調查數據顯示,相較于其他有效途徑,“班主任的宣講”認可度較低,尤其是班主任本人對此不太認可。

71.4%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有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的規劃。

在實施活動中,近90%的班主任希望能夠從外部獲得幫助。

調查顯示,明確表示在教育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有較好感受的教師和學生均未達到50%,因此,問題更多的要從教師身上尋找。
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比較多元,其中來自學校教育所占的比例只有28.1%,應引起教育者深思。

超過90%的師生都能夠熟練地講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并且能夠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進行簡單的分析、理解。但如果進一步要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師生則普遍表示困難,且有少部分班主任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尚處于初級的識記狀態。
出現這種識記程度高而認知程度偏低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目前雖然社會、學校、街道、企業、媒體甚至商業場所都普遍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但是無論是海報、展板、墻報或新媒體手段都主要停留在對24字核心價值觀的直接文字表述中,尚缺乏大量、有效的對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層次解讀的宣傳和教育資料。因此,開發培養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素材、建立培訓體系顯得非常重要。
調查顯示,超90%的師生均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很有必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不是突然出現的全新概念,而是對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和優秀文化的傳承、總結和高度凝練,尤其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背景下的中國文化內涵的發展和提高,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對新時代中國人民素養的核心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糾正當前社會上一部分人在道德價值認識、判斷、定位和選擇上產生的迷茫甚至錯位的現象。
調查顯示,雖然中學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校園、班級及其他場所均有宣傳海報等資料;班主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在這方面進行滲透教育;學校也能舉行相關的主題活動和班會,超70%的班主任在工作計劃中都會有相關的規劃。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教育效果的認可度都低于50%,認為效果一般和流于形式的師生近60%。這說明我們在教育方式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方面,超80%的班主任希望借鑒別人的經驗或者學校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這說明一線的班主任普遍缺乏相關的教育經驗、素材和技巧,同時自身不能很好地內化和踐行。
另一方面,在有效培養途徑的調查中,“班主任宣講”是學生調查中唯一低于80%(實際為79.50%)的途徑,班主任調查中這也是唯一只有50%認可度(其余均超過80%)的選項。這說明班主任隊伍對將此工作主要依托班主任來完成是不完全認同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因為在中國目前的教育現實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幾乎全部壓在了德育戰線最前沿的班主任身上,班主任承擔著過多的職責,尤其是中學班主任,很多都是在教學工作量不減的情況下承擔著大量的班級管理工作,長期超負荷工作,使得他們也無法靜下心來鉆研德育工作規律、方法——全員德育的工作還需要推進;二是因為班主任缺乏這方面教育資源的有力支撐,在進行教育時力不從心。
另外,從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來看,學校教育所占的比例僅為28.1%,說明學生接受教育渠道的多元化。這一方面體現出社會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在教育手段上的缺失。
調查顯示,目前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已經過了初步接觸、模糊記憶的階段,達到熟練識記階段。社會、學校、家庭均普遍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向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擁有了廣泛的基礎,因此也具備了逐步向內在深度解讀、認同階段過渡的條件,并最終實現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目前仍處于身心未完全發育階段,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且初、高中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具有非常重的課業及升學壓力,學生如果接受的是生硬的、機械的、不具備真情實感、沒有真實情境和代入感的價值觀教育,可能會無法理解、甚至反感,使得相關教育流于形式。
在短時間內不能完全解決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前提下,學校一方面要對全體教師開展相關的教育培訓,尤其是如何通過在身邊事、身邊同學中挖掘閃光點和樹立典型進行教育;另一方面應在校園里大力拓寬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渠道,如邀請相關人員座談、演講,利用微故事、微視頻、微電影等新媒體手段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深度解讀、認同以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然要求學校、班級進行長期的教育和引領。因此,首先要加強對學校教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加強社會道德環境建設,使得廣大教師和班主任成為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引路人。這需要在更高的層面上對如何在中學深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專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