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 張 娟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更是對于學生情商的培養。但是很多教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只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著語文知識,最終的學習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忽視了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生的生活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依舊是沒有改變,就會讓學生覺得這樣的語文課堂跟自己的生活是有距離的。所以,教師也要將自己的眼光放長遠,不在只是局限于用分數來評估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而是通過多元化課堂的構建,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的教室里面也不是只有黑板這一個教學工具了,多媒體也已經走進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多媒體可以給教師帶來很多的便利,首先就能夠解放教師的雙手,不僅能夠節省時間更能給學生帶來一個直觀的板書效果。另外,相比于黑板,多變的屏幕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來讓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多媒體上,就能讓學生清楚的記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同時,多媒體不僅能夠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視覺體驗,也能通過聲音來讓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例如,在高中的語文教材《沁園春?長沙》一文中,主要就是為學生講述了北國的雪景。因為詩中描述了一個大氣恢宏的北國的雪景,很多學生因為生活經歷比較少,所以可能無法通過自己的想象來描繪出一篇北國的雪景圖。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尋找一些關于北國雪景的圖片或者是視頻的資料,通過這一種方式來帶給學生視覺上的震撼。同時,因為這是首感情的抒發比較強烈的詩歌,所以很多學生在朗誦的時候對于感情基調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找到一個比較好的關于這個詩歌的朗誦視頻,然后讓學生跟著視頻中的人朗讀,來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來同時也讓學生能夠高度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最缺少的就是課堂上的互動。教師只是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課,學生也只是忙著記筆記,就會容易讓語文課堂變得死氣沉沉的,所以教師若是想要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首先就要增強課堂上的互動,可以是師生之間或者是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注意的一點就是在這一個互動的過程中師生的雙方都應該是自愿的,若是學生不愿意參加到這一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勉強學生。而是應該耐心的問學生原因,并且幫助學生一起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礙,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
例如,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中國建筑的特點》一篇課文中,主要就是講述了中國不同朝代和不同地區的建筑特征。這是學生都比較喜歡的一個話題,同時也是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經常接觸到的一個話題。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可以準備一些不同地區朝代的建筑圖片,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觀看,并且鼓勵學生舉手說出關于圖片中建筑的特點。為了能夠增加學生的活躍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到一些建筑的圖片,并且在課堂上分享給其他的學生,讓教師也一起來猜測該圖片的內容。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在這一個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學生也可以對教師提出自己的意見,通過這一種方式來構建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所有的作業幾乎都是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生也不知道自己在班級里面的水平,不能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對于一些制止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是很難在教師不在的時候進行自主學習的。所以,教師就可以將班級里面的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教師在分組的時候應該注意學習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確定這些學生組合在一起之后能夠給學生帶來幫助。
例如,在高中語文的課本《孔雀東南飛》中,因為文章是一篇文言文,而且篇幅比較長,若是讓學生自己一個人獨立的完成預習的話,就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學習時間,所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復習。教師將復習的任務發放下去的時候,就應該由小組長具體到個人。哪一個人負責那一段的翻譯或者是那一段的生詞,都應該明確的分清,避免到時候因為任務的分配不夠明確,出現互相推脫的想象。通過小組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讓學生找到與對方相處的方式。
隨著新課程的普及和推廣,人們對于高中的語文課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養成健全的人格。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就更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按需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將高中語文發展成為自己的愛好。同時,教師也應該充分的了解班級里面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知識上的薄弱點,這樣在講課的時候,就會更加有針對性,就避免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同時也能讓學生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