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香 李紅香 左麗萍
(山東省青州市黃樓街道陽河小學, 山東 濰坊 262518)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極大地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課堂,教師則在課堂中起到主導作用,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是憑借興趣進行自主學習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此來推動素質教育的進步。
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策略之一就是對師生關系進行創新。有研究表明,師生之間構建良好的溝通關系能夠促使教學環境變得更加和諧,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加輕松愉悅,以此來構建高效課堂。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年齡較小,其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而數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在進行學習時又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產生困難。因此,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此階段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引導還是十分必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進行“兩位數的乘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班級內學生的學情,然后進行課程的設計。如:通過溫故知新的方式先帶領學生回顧“一位數的乘法”知識,然后再引入到本節課要講授的知識點上,在引入時要由簡單知識向較為困難的知識過渡,在具體展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探討、各抒己見以增強其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同時也能夠增加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
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策略之二就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創新。我國的傳統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遵循著應試教育的要求進行教學的,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幫助孩子熟練掌握課本中存在的知識點。換而言之,傳統教學就是以考點為藍本,塑造出一個個理論知識豐富的“學習機器”。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完全要求的是以人為本,從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的角度出發,通過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學習不斷豐富學生的思維邏輯,并引導其建立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將其培養成祖國未來所需要的人才。針對于數學這一學科來說,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對教學目標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然后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合理性、連貫性進行教學設計。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需要構建一個健康的數學學習體系,并平衡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關系,讓學生能夠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能夠通過遇到的實際問題促進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為其邏輯思維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2]。
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策略之三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在進行教學內容創新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于知識產生過程的教學,二是加強對于知識橫向聯系的教學。首先,就第一方面來說,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熱衷于強調公式定理等既定概念,并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來鞏固已學的公式定理,從而讓學生在考試時能夠提高成績。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加強對知識產生過程的教學,同學生共同探討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為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探究,保證教師在進行知識點講解時的邏輯能夠符合學生的心理邏輯,以便讓其能夠順利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其次,就第二方面來說,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長其見聞、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指的知識包含但不局限于數學知識。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固然要將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有機的串聯,并引導學生對其建立出合理的知識體系,但同時也可以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其他科目的知識來拓展學生的思路,充分發揮數學學科所具備的“工具性”特點,讓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其創新思維與能力。
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策略之四就是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在不斷的完善,多媒體設備也被廣泛地應用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依靠的道具只有課本、粉筆、黑板,其余的都由教師通過口頭表述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就會導致教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也不容易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造成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而多媒體設備的應用能夠讓學生通過教師精心準備的PPT、視頻等直觀地進行知識的學習,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進行“認識圖形”這一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授課,通過利用PPT進行圖形的展示,讓學生能夠直觀體會到各個圖形的特征,加強學生的印象,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3]。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教學工作已經不是單純的為了提升學生成績進行教學,而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進行教學。因此,傳統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都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而更新。目前,針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探索創新,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其多方面素質,讓學生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