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玉
摘 ?要:高校排球教學作為響應“全民健身”口號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為排球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隨著國家對體育項目的不斷重視,各高校也積極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運動,在此背景下,高校排球的發展也邁上了新的臺階。如今,高校排球教學遇到了發展中的瓶頸期,本文主要研究與思考,如何能使排球教學在走出困境的同時促進我國未來排球事業的發展,使我國排球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加穩固。
關鍵詞:高校排球 ?排球教學 ?困境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51-02
本文將針對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根本問題進行深度解剖,從困境開始分析,主要闡述了目前存在的主要3點現狀:一為排球教學體系不完善,二為學生排球學習情緒消極,三為缺乏排球運動的競技意識。從這3點困境入手,對將來高校排球教學的發展提出了3點發展方向:一為完善排球教學的體系,二為激發學生排球學習的熱情,三為培養排球運動的競技意識。希望通過理論研究,為高校排球教學的進步提供一些幫助。
1 ?現今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困境
1.1 排球教學體系不完善
不完善的排球教學體系,堪如折翅的鷹,難以養出野性。運動的核心在于什么,就是那得以宣泄的熱情。排球教學的敷衍,熄滅了多少學生的積極心。
完整的排球教學體系,在于它體現的體育精神,敢于拼搏、自由發揮。而今順著高校的視角列舉兩條在高校中排球教學出現的常見問題。
第一,示范至上,無視實踐。排球運動并非理論教學,需要教師反復的示范糾正,學生也并非專業排球運動員需要如此細致的被糾正細節。讓學生投入其間的是一腔熱情,學生的學業過重,體育運動是學生放松的最好時機。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熱忱之心,視實踐至上,示范為輔的宗旨,讓學生的青春熱情能夠繼續肆意[1]。
第二,格式化教學,限制創新思維。體育運動重在參與,而今在高校排球運動中過于追求合格率,就如同打上了烙印,使排球運動變得不再純粹。不再純粹的排球教學便只會為服務合格率的目的而設計教學的內容。呆板的技術訓練與戰術傳輸只能造就學生的排球運動越來越程式化,而失去它應有的靈性和活躍的創造力。
1.2 學生排球學習情緒消極
如上文所述,排球教學體系的逆行,未以學生的熱情為主,令學生被動不已,從而疲憊不堪,使學生想要放松的情緒千差萬里,這是其一。其二就是高校體育運動中引進的五花八門的新項目,讓學生覺得眼花繚亂,學生的注意力被轉移,更多的是將心血傾注到了新的項目,留下的部分堅持者少之又少。
根本問題還是在教學的方式里,需要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的排球技術,還有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心理。在參加排球項目的學生中,雖然有部分學生專業技術甚好,不過也有部分學生還僅處于新手狀態。而這部分新手狀態的學生存在3種心理情況,一是一腔熱情,學到排球運動的技術;二是濫竽充數,兩天打漁、三天曬網;三是排球運動不是唯一,得過且過罷了[2]。
體育運動是在實踐中才能獲得進步的項目,未能令學生在實踐中取得進步,是使學生在排球運動中情緒消極的原罪,即便是興趣使然,被積壓的過甚也會失去。
1.3 缺乏排球運動的競技意識
學生失了排球運動的熱情,隨之而來的就是失去了排球運動的競技意識,如上文所述,教學體系的不完善、競技意識不強就是它所帶來的副作用,由于排球教學的程序化,抹去了學生的自主性,對抗賽的輸贏對于學生來說就成為了負擔。運動中的對抗賽是運動的靈魂,更何況排球運動屬于多人對打比賽,它的團體效應就是學生熱愛排球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失去了競技意識的學生,無意之中拋棄了排球運動的靈魂,在排球運動的對抗中也只是神離形不離的花花架子,沒有一絲一毫的熱情、熱愛在其間。
2 ?未來高校排球教學的發展建議
2.1 完善排球教學的體系
追溯本源,既然是因體系起,那么便由體系終。在以往的排球教學里,是由教師“牽”,如今改變策略,由教師“引”。引為授漁之道,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教授學生排球技藝,是讓學生在球場上見證高低,是以,應以實踐為本。實踐,不僅能讓學生學得更快,也能讓學生增添排球學習的熱情。
體系的變革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高校的排球教學變革需要以高校排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宗旨為基點,教學宗旨便是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排球技能,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排球素養。排球素養體現在學生的靈活能力、反應能力、身體素質、戰局部署能力、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拼搏精神等等。排球教學不是為了讓學生一味追求合格率,而是讓學生通過排球的學習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是給學生帶去的宏觀體驗,而非眼前[3]。學生的創新、拓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遠的規劃。當學生從內心深處自主學習并探究學習排球運動時,高校排球教學便前進一步了。當至關重要的理念發生天翻地覆的變革時,教學的思想和教學的內容也會隨之傾向于學生。
2.2 激發學生排球學習的熱情
第一,實踐教學,與學生互動。經驗在實踐中獲得,謂之熟能生巧耳。光靠教師解說一百遍,不如讓學生實踐十遍。運動是靠身體記憶的,習得一門運動技術,需要身體不斷地練習。教師需要把握一個度量,在教授學生練習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機,決定以后學生以怎樣的水準練習。教課時多與學生互動,學生亦然,在實踐中一邊練習一邊聽教師講解,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很快地理解教師說的要點,并迅速上手,增強學生的信心。
第二,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講解。多元化即為不固步自封,只守著一套教學方式。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情況和授課的時間,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資源性和廣泛性豐富課堂。比如,有學生問排球的跑位,教師就將一小段經典的排球賽視頻播放出來,依據此視頻,給學生講解在排球運動中出現的疑問。
第三,差異化教學。差異化教學就是教師依據每位學生的身體素養、排球的天分等實際情況的綜合考察進行的個性化指導。差異化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每位學生的排球都能在自己的水準線有所上升。
2.3 培養排球運動的競技意識
培養學生的競技意識,教師就可以加強學生的競技比賽,依著學生現有的水平打友誼賽。初期,校內的排球小隊打對抗賽,分為男打、女打、男女混合雙打、新老手混合雙打等,將小隊地成員不停變換,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做到排球全體成員彼此都能了解[4]。中期,球技增加到一定水平后,舉行校與校之間的對抗賽,校與校之間是競爭對手,那么本校就是凝聚力的代表,大家會齊心協力一條心,這便是鍛煉了學生更加地團結。而且,將學生拉出去與其他校比賽,也鍛煉了學生的承受能力,讓學生見了世面,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道自己切莫得意自滿賠了夫人又折兵。后期,校隊與民間排球隊之間的對抗賽,民間排球隊多數會有自己的路數,可以給學生增加經驗,并讓學生更加沉淀,使學生能夠更加平心靜氣、不卑不亢、不驕不躁。
3 ?結語
綜上所述,解決高校排球教學的困境,首先是發現困境,發現困境的根源,便是從這根一點點拔起。只有知道自己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方才知道如何將它拾起,如何令它成長。
參考文獻
[1] 李麗.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困境分析及發展建議[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3):84.
[2] 尙遠芳.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困境及發展建議分析[J]. 才智,2017(25):157.
[3] 于雅光.淺析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困境及解決對策[J]. 經營管理者,2017(14):232.
[4] 袁九宗.高職體育排球教學的困境及其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20(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