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波
農村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全球性的經濟活動會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面對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村經濟產生的影響,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出臺一系列保護措施,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的整體向好提供保障。本文通過探討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村經濟產生的影響,并提供相應的應對措施,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一、引言
我國作為全球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受到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金融危機的爆發是世界范圍內的重大經濟事件,對全球經濟都會造成巨大影響,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受制于國家經濟體制的影響,一旦爆發金融危機,會直接干擾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需要國家積極進行干預,出臺一些列措施刺激經濟發展,維穩經濟秩序,保障農村地區的民生。因此,經濟危機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應引起各方重視。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村經濟產生的影響
(一)農產品價格下行
金融危機的出現會造成東南亞國家貨幣的嚴重貶值,加之我國農產品產量的持續增長,導致農產品供需失衡,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我國作為全球農產品出口大國,金融危機的影響會直接造成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行,如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等農產品價格的下跌,影響農村地區的經濟創收,給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帶來較大影響。
(二)農民工就業困難
金融危機的出現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波動和經濟發展步伐的放緩,直接影響了全球經濟發展與就業。我國農民的主要收入來自于農產品收入、外出務工收入、政府惠民補貼及土地流轉收入等方面,其中農民工外出務工已經成為了農村地區普遍的趨勢,很多農村家庭的主要收入原來都來自于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可以說農民工的就業情況直接關系著農村居民的收入來源與生活水平。但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企業因國內經濟發展放緩而受到影響,尤其是一些依靠出口創收的企業,都面臨著訂單大幅度減少而需要進行裁員甚至停產的情況,這就導致了大批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失去了就業機會,只能被迫返鄉,但那么既沒有土地流轉收入也沒有農產品出售收入的農村家庭,如果缺少了外出務工的收入來源,將會陷入十分艱難的境地,給整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三)鄉鎮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的發展受阻
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的中小型鄉鎮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都面臨嚴峻的挑戰,訂單的減少導致這些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資金無法流轉,難以滿足日常的開銷,只能通過停產、裁員等方式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這樣一來,大批企業面臨危機甚至倒閉,又加重了農民工就業的困難,給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加困難的局面。
三、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措施
(一)加快農村地區經濟體制改革,加強宏觀調控
針對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應從政府層面進行積極的干預,加快我國農村地區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體現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不斷維穩農產品價格體系,擴大內需,加快農產品特色創新開發,突出地方特色,最大限度挖掘我國特色農產品領域的發展;加快農村地區農產品銷售網絡的建設,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及服務的一體化平臺,依托技術的創新拓寬農產品銷售市場,加快農村地區市場化發展;充分利用我國在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方面的獨特優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與地方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二)加大政策扶持,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
針對農民工就業困難的情況,國家應不斷加大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服務,提供專業的技術培訓,加大政府在農民工自主創業方面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大力發展中小型鄉鎮企業,為農民工創業提供技術指導和項目支持,加強政府與地方金融機構的合作,對農民工給予一定的擔保貸款扶持,鼓勵農民工充分利用當地特色,拓寬路子,整合資源,依靠自身力量積極創收致富,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三)提高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建設與服務能力
農村地區是我國金融體系建設的難點,由于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機構較少,且資金有限,給農村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制約,因此政府應加快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建設,健全現有的服務網絡,提升服務功能,滿足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一方面,增加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提升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效率,全心全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助力;另一方面,積極吸引外資,健全農村信貸機制,為農村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貸款、擔保服務,千方百計解決農村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發展難的問題。
四、結語
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持續且遞進的,為應對金融危機給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我國應不斷加強政府在農村經濟調控方面的作用,出臺一系列維穩農村經濟,拓寬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農村人民大膽創業,積極創收,不斷提升農村金融機構的建設與服務能力,切實解決農村人民在經濟發展與自主創業中的問題,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掃清障礙,提供有利保障。(作者單位:中共農安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