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才
摘要 ? ?本文針對阜陽市潁東區畜禽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總體目標、治理思路及治理對策,以期為全面推動潁東區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對策;治理目標;總體思路;安徽阜陽;潁東區
中圖分類號 ? ?X7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23-016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阜陽市潁東區地處阜陽市東大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氣侯適宜,年平均降雨量為900 mm,國土面積685 km2,耕地近4萬hm2,人口約61萬人,轄8個鎮、1個鄉、3個辦事處,自然資源豐富,種植、養殖業發達。目前,全區總體規模養殖比重超過85%,雖然規模養殖比重越來越高,但畜禽污染治理問題卻越來越突出,形式卻更加緊迫。
1 ? ?當前養殖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潁東區年出欄生豬40萬頭、牛1萬頭、肉羊20萬只、肉雞2 600萬羽,年產糞污60萬t。因此,畜禽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因畜禽糞污處理不當造成了空氣、土壤、水質、居所等周邊環境污染,畜禽養殖糞污排放已成為潁東區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全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基本情況如下:
一是部分養殖場規劃建設不合理。由于部分老的養殖場規劃建設選址布局不科學,未能按照生產區、管理區、糞污無害化處理區進行劃分,導致后期糞污收集處理不方便、改造成本高。二是部分老養殖戶缺乏環保意識。大部分養殖戶對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糞污治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養殖輕治理,沒有做到糞污處理設施與養殖生產設施同步規劃建設。三是部分養殖場戶未按國家環保標準執行,片面追求養殖利潤。部分養殖場戶為片面追求養殖規模經濟利益,把有限的資金全部投入到養殖擴大再生產中,對糞污處理設施投入不足,導致糞污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四是當地政府投入治污經費不足。養殖業環境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投資,然而潁東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屬于國家級貧困地區,當地政府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影響了糞污治理的推進速度。五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流于形式,未真正達到無害化和符合土地消納能力的基本要求,超量施用甚至直接排放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六是有機肥生產處理成本高,其利用政策支持與引導不足,導致糞便資源化利用受阻。七是治理設施運行監管不夠,導致大批已建成的處理設施不運行或運行不正常,建成設施未發揮正常環境效益。
2 ? ?治理目標和總體思路
2.1 ? ?治理目標
按照《安徽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2.2 ? ?總體思路
潁東區畜禽養殖糞污處理應堅持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和綜合利用的基本原則,構建養殖業發展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實現畜牧養殖和綠色種植之間的良性循環,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具體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清潔生產,采用有利于糞污利用的干清糞方式[1-3](減少不利于運輸和施用的水沖糞、水泡糞方式);二是有效儲存,建立糞污長期儲存設施,確保非農業種植期糞肥有效儲存;三是高效輸送,建全糞污從養殖場輸送至農地的手段和工具(車輛、管道、溝渠);四是合理施用,施用量不超過農業種植施肥消納量。
3 ? ?治理對策
3.1 ? ?科學合理規劃養殖場的選址和布局
對新建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必須科學選址、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場選場址應盡量遠離居民住地,在新建養殖場規劃建設時應嚴格執行生產與環保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的環保制度,養殖場畜禽糞便應盡量采取就地消納的處理模式[4-5]。
3.2 ? ?對現有的規模養殖場實行標準化升級改造
畜禽養殖場全部實現生產區、生活區、管理區的隔離。對糞尿排泄物按照干濕分離、雨污分離工藝進行改造,對購置的糞污處理設施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做到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料水分離,在設施上和工藝上降低污水濃度和減少排放量。
對于糞污的儲存問題,一般需要考慮2個方面:一方面是固體糞污,另一方面是液體糞污。固體糞污經堆積發酵后即可作為有機肥利用;液體糞污產生多、處理難度較大,其灌溉利用受農作物季節限制,必須建有足夠大的鋼筋混凝土儲存池,且需達到防雨、防滲、防漏的“三防”要求,以防止污染地下水。
3.3 ? ?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鼓勵養殖場根據養殖量配套相應的消納土地、全面推廣糞污肥料化的種養結合生態農業循環模式,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實行有機肥生產模式[6-7]。這樣既可以實現畜禽糞污的有效利用,又可有效根治潁東區農業化肥等過量施用造成的土壤板結問題。應加大推廣應用有機肥的宣傳力度,以激發農民使用有機肥的積極性。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建立有機肥利用長效機制,開展對有機肥制造、運輸、施用等支持和服務,確保有機肥生產可持續發展。
3.4 ? ?實行“一場一策”的污染防治與利用策略
“一場一策”就是要因地制宜,與地區自然特征、農業生產方式、經濟發展水平相結合;考慮到每個養殖場的養殖規模、養殖品種和養殖場本身的條件;考慮到養殖場是否具備種養結合的條件,是否配備規范化的收集、儲存與處理的設施等。通過專家論證建立具有本場特點的養殖糞污防治與資源化利用的模式[8]。
3.5 ? ?強化資金投入,明確治理主體
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加大污染治理資金的投入,明確治理主體以及養殖業主的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形成政府扶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多方聯動的綜合長效治理機制。
3.6 ? ?企業生產推廣源頭減量新技術,切實減少排污量
3.6.1 ? ?源頭上抓好“三分三減”。一是雨污分流,減“雨水”,即養殖場分別建設雨水收集管網和污水收集管網,將雨水與污水分開收集,避免雨水進入污水系統。二是干濕分離,減“沖水”,即養殖場采用干清糞的清糞工藝,將糞尿分開收集,減少沖洗圈舍的用水。引導生豬、奶牛規模養殖場改水沖糞、水泡糞為干清糞;蛋雞舍可改刮糞板式清糞為履帶式清糞,降低糞的含水率。推薦使用機械干清糞及糞尿分離技術,積極引進先進養殖設備,多途徑、多舉措節約養殖場用水。三是飲污分離,減“飲水”,即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飲水外漏進入污水系統。按照不同畜禽品種和生產階段選配合適的新型節能飲水器,安裝高度和水壓符合飲水器的規定要求,同時還應加強飲水管理,及時維修和更換損壞的管道、飲水器。
3.6.2 ? ?生產上抓好“兩嚴兩控”。一是嚴格按照飼料使用規定,控制重金屬殘留量;二是嚴格按照獸藥使用規定,控制藥物殘留量。
3.6.3 ? ?飼料配制上合理控制氮、磷使用量。在飼料配制時盡量采用低氮、低磷的飼料配方,減少氮、磷使用量,降低養殖業污染排放量。
4 ? ?參考文獻
[1] 李保明,楊軍香,施正香,等.養殖節水減排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2] 李俊婷,徐盛明,朱華鴻,等.規模豬場糞污減量化及好氧發酵技術研究[J].浙江畜牧獸醫,2016(2):12-14.
[3] 郭海波,徐盛明,林世光,等.規模豬場糞污減量化技術[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0(3):40-41.
[4] 王瑞,魏源送.畜禽糞便中殘留四環素類抗生素和重金屬的污染特征及控制[J].農業環境科學報,2013,32(9):1705-1719.
[5] 嚴蓮英,劉桂華,秦松,等.畜禽糞便中堆肥中抗生素和重金屬殘留及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學報,2016,28(9):90-94.
[6] 王朝暉.規模化豬場糞污處理的配套技術[J].浙江畜牧獸醫,2009(6):22-23.
[7] 武俊維.畜禽養殖糞污污染現狀及治理建議[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4):92-94.
[8] 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的通知》解讀[A/OL].(2018-09-03)[2019-08-01].http://www.ah.gov.cn/Tmp/News_gjzwenzhang.shtml?d_ID=8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