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平
基層融媒體平臺最終的落點是為群眾提供服務。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的目標,不斷強化其服務功能,豐富表達方式,整合群眾訴求,才能更好吸引群眾參與,贏得群眾支持,夯實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基礎。
一、打造“指尖上的政務服務中心”??h級融媒體中心要通過“構建指尖上的政務服務中心”架起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整合不同機構和單位的網上辦事職能,打造移動政務辦事大廳,為群眾提供申報審批、注冊辦證、辦理社保、投訴受理等一站式政務服務,把基層百姓所需所盼與黨委政府積極作為對接起來,把服務延伸到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今年上半年,渝水區融媒體中心導入區信息化建設中心制作的問政APP,與政府相關機構部門基本實現政務服務對接,極大方便了百姓和政府之間的溝通。
二、聚焦民生熱點難點問題,當好群眾的“貼心人”。關心百姓關心關注的話題,注重人民群眾的感受和體驗,及時發現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困難,通過新聞報道呼吁社會關注,推動黨政部門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在黨與人民群眾之間架起“連心橋”。例如,今年6月初,渝水區水北鎮石上村“扶貧土豆”因天氣原因滯銷,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新余日報》等媒體開展消費扶貧宣傳,借助“互聯網+微公益”幫助貧困戶自我“造血”,“搶救”扶貧產業。在區扶貧辦的倡議下,全區各單位、愛心企業、商家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認購“扶貧土豆”,各電商平臺也積極參與促銷活動。不日,“扶貧土豆”銷售一空。
三、精心打造縣級智慧生活平臺。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把握群眾實際需求,以服務本地群眾為重要目標確定融媒體的具體服務功能;整合本地信息資源,精心打造集“市政服務、交通旅游、醫療保健、在線教育、網絡文化、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等于一體的縣級智慧生活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精細化貼心服務,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信息服務,真正讓融媒體走近群眾、走進民心,使群眾真正用起來、離不開。
同時還應通過本土化生產、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不斷運用網絡話語體系和網絡新聞形態與受眾互動起來,使縣域融媒體中心成為黨群關系的“連心橋”和為民服務的“直通車”,更好發揮其引導和服務群眾的作用,解決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作者單位:新余市渝水區融媒體中心)